第一百九十九章 我命由我-《苟出一个盛唐》


    第(2/3)页

    饶是李晔脸皮厚,也不禁有些发烫。

    不过若真能搞来粮食,也就罢了,关键朱温是这么好说话的人?

    蒲津之战,李晔跟他脑浆子都打出来了。

    赵崇凝是读书人,读书人的理论就是,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出发点是好的,想法很好,但这是唐末乱世。

    在唐末武人头子心目中,缺粮从来不是问题。

    杨行密起家的时候围困扬州,城中人相食,杨行密也没有网开一面。

    朱温会因为关中无粮而网开一面?恐怕他会乐呵呵的看着关中尸横遍野。

    作为后世文明世界的穿越者,李晔无论如何也不会容忍自己治下变成鬼蜮,就算他的大唐因此覆灭。

    “起来吧。”李晔叹气,“谁愿意去汴州试一试?”

    病急乱投医,李晔也是没办法了。

    “臣义不容辞!”赵崇凝道。

    李晔看着他,“好,朕为你践行。”

    赵崇凝拱手道:“践行就不必了,臣现在就走,快去快回!”

    三天之后,刘全礼带着一张厚厚的名单递到李晔面前,“奴婢顺藤摸瓜,查到童谣最先从城南难民中传出,可疑人等的名字都在上面,只要陛下一声令下,奴婢有的是手段让他们招供。”

    长安城中本就人心惶惶,若是再弄这些,恐怕人心更乱,而且李晔也没心思在这上面。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除了苍蝇有问题,自己也有问题。

    而且只是一首童谣而已,因为这个就大兴牢狱,人头滚滚,岂不是跟后世辫子国一个德性?

    阴谋当阳治之!

    一念及此,李晔撕碎了名单。

    刘全礼对此并无惊讶之意。

    “你做的很好,先回皇庄稳住庄户,切莫让庄户生乱。”

    “奴婢遵命。”自始至终,刘全礼都恭恭敬敬的。

    只可惜在年头,宦官群体里,李晔真正信任的人只有张承业。

    至于刘全礼,李晔不敢让他掌权。

    又过了十天,赵崇凝一副如丧考妣的从汴州回来,还带回一封朱温亲笔信:“关中若无食,可来汴州,臣有美酒佳肴,伺候陛下终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