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罢,高铭又把目光抛到徐庶身上,示意徐庶提出他的想法。 因为在众所有人中,除去李东阳那与世无争的态度和倾向治政的智力。 就属徐庶的智谋最高,所以高铭想听听徐庶有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见解。 只见徐庶会意一笑,拱手淡然道:“在下早年间就曾有耳闻,那赤眉军的穷凶极恶之举,实在是十恶不赦,可谓是天人共诛。” 说到一半,徐庶话锋一转,继续补充道:“刘弘乃是沛公刘邦之后,此人的先辈乃是我朝太祖皇帝,当年敕封在青州为青州牧的官员。” “素闻青州牧以仁治民,并无心与外界争斗,自太祖时代以来尽是如此。而且此时消息都已经提前告诉殿下,所以在下料想刘弘应该没有非分之想,只是奉诏讨贼,仅此而已。” 徐庶说罢,眼眸之中满是自信肯定,并无分毫担忧。 不仅是徐庶如此,在场的所有人都是这么认为。 因为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于赤眉军罪大恶极,逃过马颊河,故此刘弘奉旨讨贼是理所应当。 但越是想当然,高铭的直觉就告诉他,这件事就越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脑海中回荡着徐庶说过的话,高铭打了一个激灵,当即追问徐庶道:“先生刚才说什么,什么沛公之后?” 徐庶再一拱手,淡淡道:“刘弘乃是四百年前于鸿门宴上被项王诛杀的沛公刘邦之后人。自大齐开国以来,沛公一脉的刘氏一族就安居于青州之地。” “先生说他是刘邦之后......” 高铭顿时好像意识到了什么,随即把目光扫到眼前那斥候的身上,开口问道:“我且问你,你可知领兵之人是不是刘弘?若不是刘弘,那是谁人领兵?” 所有人都微微一怔,他们不明白,为何高铭会对“刘邦后人”这四个人如此敏感。 那小卒拱手说道:“回殿下,领兵之人并不是青州牧刘弘,而是青州牧刘弘的侄子,大将军刘备刘玄德!” “刘备......居然是他。” 听到这个名字,高铭暗自深吸一口气,眉宇之间变得满是沉重。 没想到原本应该是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到了这个时代,居然阴差阳错地直接变成了刘邦之后。 若放在原来的三国时代,刘备匡扶的刘汉乃是正统,是天意所向。 而如今是大齐王朝,刘氏一族自然是常年韬光养晦,不谙世事。 若是刘备想要复兴祖上刘邦之志,那便是造反之举。 而造反的准备工作,就必须要瞒天过海,万无一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