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十三节、鬼子笨的,确实够人头疼的 田野里,张华杰和几个战士,在锄草。 秋苗长离了地,这时候,正是锄草的关键时候。 把草除掉,翻在太阳底下,爆晒,地就净了,接下来,两三场秋雨,庄稼没人深,再起来的荒草,因为没阳光,就不生长,也就没有野草,跟庄稼争肥料了,到秋底,准是一个好收成。 庄稼人,最盼望的,就是一年有两个好收成,麦子一成,秋庄稼一成。 在远处,张蕴涵和三儿娘,蹲在垄间,细心地笕着秋苗儿,这活儿,最见功夫,心粗的人做不好。 三儿和他两个哥,一前一后,全参加了八路军,地里少了人手,妇救会、青救会还有民兵队,轮着当帮手,家里的庄稼,伺候的竟然还比别家强。 这时候,张蕴涵悄悄地走过来了。 张蕴涵,蹲在张华杰的身边,神色有点紧张,边拔草,边对张华杰,低低的声音悄声地说,“张局长,你看,刚过去的几个人,就那几个,觉出异样不?” 张蕴涵用手指头,悄悄地给张华杰指方向。 张华杰停住锄头,擦把汗珠,顺着张蕴涵指的方向,抬眼看。 不远处,四五个男人,在田地里游荡,徘徊,个个背着粪箕子,显得那样的碍眼。 张蕴涵小声儿说,“我和三嫂子,都觉有点怪,就留心地看,他们,不入庄稼人的道呀,哪有拾粪的扎堆的?再说了,拾粪,都在大路上,能上人家地里拾?不合规矩呀,还有,其中那三个,扎着白腰带,那是家里死人的重孝子,重孝子,能离开孝子棚?这些人,肯定是猴变的,啥不懂,还东张西望,一定有猫腻,别是日本兵的探子吧。” 张华杰听着张蕴涵的话,细细地打量。 不远处的那些个庄稼人,确实不入道儿,也跟着张蕴涵的话茬说到,“是,你说的这个理儿是,前阵子听说,鬼子高桥,不相信李连璧了,自己单干单练。这几个人,是另类,他们不入流,哪有大热天的带顶八块瓦的冬天的帽子?那个,把腰带扎在褂子外,典型的部队作风,真是洋相百出。听说,别的部队,没少从这些装束里捡了便宜,这回儿,咱们或许碰上了,送上门的便宜,让我们捡。” 张蕴涵抿嘴儿一乐,“那就是打草捡兔子,咱也发个小财呦,嘻嘻。” “哎,咱试他一把。”张华杰来了主意,低下身子,悄声吩咐张蕴涵,“你去通知咱的人,一人看一个,其余的,当帮手,看我信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