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节蛇老大们,被请上餐桌啦-《湖西抗战走廊》


    第(3/3)页

    ——这煎饼,这咸鱼,是特地为他们烙的!

    葛世源看一眼石楞子,石楞子正静静地瞧他的吃相。

    倏地,葛世源从石楞子的眼睛里,看出了温馨,疼爱和挚情,心里一阵发热。

    他是男人。微山湖边的男人,久经风浪,冬滚暑爬,早练就刚强的毅力,他们是铁打的,铜铸的,把感情深深地埋藏在心的最深处,轻易地不会泄露一丝。

    但是,他们同样的具有感情,并且,他们的浪尖上的淬炼,刀锋里的铸造,那感情,更是真挚。

    举国皆知,微山人,最讲义气。

    一部《水浒传》,将“义”演绎到了顶峰,经久不衰,里面描述的武松、鲁达,阮小二,阮小七,正是微山湖区域,男人们的真实、准确的生动写照。

    葛世源没有说什么,有些话,说了,要比不说强。

    感受,氛围,气场。

    从这样欢愉的氛围里,葛世源知道,石楞子的蛤蟆兵,实在实地出了彩,发挥了大作用,才有了他们端过来的这样的好吃喝,于是,也就不再问了,结过来粥和煎饼,往柳树根上一蹲,大口地,美美地,吃起来。

    风卷残云,转眼间,葛世源吃完了。

    葛世源把土碗,递给石楞子,左右地看,同行的家伙儿,也已经吃完了早餐,把碗递给别人,扛起来须拢,就往鬼子据点外面的壕沟里走。

    于是,赶忙地,朝他们身后的喊,“顶着风口,让水长虫多闻见鬼子身上的气味,那样,咱们须拢里的老大们,找鬼子找的更准了。”

    那些手提,肩扛须笼的人群里,发出一阵情绪的不满,他们常年与这些老大们打交道,知道它们的习性,也知道怎么伺候好它们,你这样的啰嗦,为那般?于是,高声低声地不耐烦,“知道啦,我们常年的和长虫打交道,这点,放心吧,老大眼睛尖,准能找到他们想找的鬼子兵。”

    微山的男人,做事情,敞敞亮亮地,最烦的是啰嗦。

    葛世源呵呵一笑。

    石楞子也笑呵呵地站在一边的笑。

    周围的战士,民兵和村民,也都呵呵地笑着。

    他们欢快的气氛,感染了柳树上栖息的山楂子鸟,山楂子鸟,也叽叽喳喳地欢欢地叫唤起来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