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 三板斧拆了鬼子的炮楼据点-《湖西抗战走廊》


    第(2/3)页

    好在八路军没有重武器,步枪机枪子弹击穿能力差,打不透砖墙,加之楼高墙厚,抗日部队的装备,居然对它无办法。

    尤其是八路的公安队,装备最多的迫击炮,炮弹发射出去,都是抛物状落地,不是打得太远,飞过了炮楼,成了废炮弹。即使打得近,也落到了护城河里或者岗楼前的空地上。偶尔有一颗炮弹,侥幸地落到岗楼顶上,迫击炮弹在上面炸裂开来,也只等于在鬼子头上,响个炸雷,对岗楼内的敌人毫发无损。运气好点,也就是炸坏一层,得连续命中才有效果。

    八路军的迫击炮弹,金贵的很哩。

    公安队可不是富家子弟富二代,他们的迫击炮,可是舍不得这么浪费地用在轰炮楼上。

    他们有的是法子。

    他们的法子的最核心的,还是困住和骚扰再加上强攻。

    反正鬼子的主力出不来金乡城,散在各地的单鬼子,钻进了炮楼各自顾各自,这么样子,分散在各处的八路军的小股部队,他们,就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一门心思地对付各自要对付的小鬼子,对八路军,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办法,与自己任务区内的小鬼子磨功夫。

    面对着状如雨后野草般钻出来的碉堡,公安队当然知道了高桥在这些据点里的险恶用心,他们要想尽法子的撵走这些鬼子,掰掉高桥的毒牙了。

    他们开始了他们的还手了。

    还是老套路,先找鬼子最薄弱的地界练身手,也就是湖西的老太太吃柿子,先捡软的,地界儿偏僻的,能杀一儆百的据点捏。

    这时候,石楞子的特等射手,又开始显威风了。

    最先倒霉的是西河村的鬼子炮楼。

    西河村是湖西各乡镇里,应该说,最偏僻,最边缘的地界了,没有一条要道儿通这里,或者与这儿相连接,唯一受到鬼子重视的,是大运河在这里拐个弯儿,再有一条能通过小木船的水里的道儿通西河村,要是没有这条狭窄的水道儿,小鬼子们压根儿就不知道这个西河村的存在了,这个村子里的老百姓也就过上了《桃花源记》里的与世无争,不知魏汉的世外生活,也就避免了战火摧毁,外敌入侵了,但是,这样奢侈的生活,在满湖西,全中国,能有一个有人的地方在吗?

    天灾可能避免,但是,人祸,是绝对的不可以避免的,这就是人类,这就是世界,这就是人情,而不仅仅是国情。

    西河村的据点,是周遭的鬼子据点,建立的最落后、最简陋的据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