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要说,高桥还是有几个心眼子。 高桥在办公室里转悠着,琢磨着,竟然,想起来了冈村宁次,这个老鳖精,这个老坏种,这个前两个月还在李连璧纵容着的想夺了他的派遣军总司令的官位的,那个中国人都想着嚼了他的冈村宁次。 当然,高桥这会儿,不想嚼他,也不想夺了他的总司令的官位儿,这时候,估计,就是给高桥这个总司令的官位儿,高桥也一定要思量思量,当还是不当的好。 他想到了的冈村宁次,是他的梳篦战术,是他的堡垒囚笼政策。 当然,冈村宁次的堡垒囚笼政策,是针对中国人的,是针对中国的华北八路军的。 高桥没有这么大的本事,他学不来冈村宁次的对八路军的本事,但是,可以借鉴,好政策,正着用,是好政策,倒过来用,也是好政策嘛。 在湖西的各个乡镇,在湖西各个重要路口上,建炮楼,修碉堡,让他的那些正在老虎嘴巴子边儿上溜达的鬼子兵们,从乡镇政府的衙门里,搬到坚固高大的碉堡里,炮楼里,最起码,正在兴头上的八路军,不那么容易地往衙门里挤进了,剩下的这一点鬼子兵,就能在这样坚固的堡垒里,多活几天了,多活几天,济宁总部的上面,就高兴,就不会马上的把自己给办了。 尤其重要的是,坚持就会得到胜利,这些个鬼子,硬硬地呆在各个乡镇里,就像一根鱼刺,刺在了他们八路军的喉咙里,以静制动地继续地等,等到秋风起,黄叶落满地,湖西大平原的庄稼收了,那些个钉子一样的鬼子据点,就会正时候,见奇效,里应外合,一泓而动,那么,秋粮的征抢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高桥深深地知道,只要能完成抢粮的任务,即使这个联队的士兵,全光了,上面也不会多责怪的,说不定不责怪,还会表扬他,提拔他,再派来一个,或者两个联队的士兵来湖西的,那些在国内的鬼子,已经饿得绿了眼皮子,正眼巴巴地盼着这个联队的鬼子死光哩,他们死光了,就会派国内的新鬼子来,这样,国内的粮食,三个人,匀给了两个人吃,那样,就少一批人饿死了。 反正都是死,在哪里死,不都是死? 又寻摸到了好法子的高桥,又高兴了。 高桥的高兴,是有信心的高兴的,他修炮楼、建据点,除了冈村宁次的囚笼政策外,自己在海拉尔的经历,也会用上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