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是这样背鬼子死猪的-《湖西抗战走廊》
第(2/3)页
两三千年前的人们,可没有飞机轮船,是绝对的不可能相互交流,学习借鉴的,但是,这四个世界历史文明,无论农业、文字等等,哪个方面,都有惊人的像是相通之处。
这,难道,仅仅用一个巧合,就能解释得了的吗?
就像山西要饭的“背死猪“与山东响马的“背死猪”,是没有人相互学习和借鉴而相同的,所以,历史的社会的发展,是人类共同的进步。
这样的进步,才使郑义明的“背死猪”的战术,快速地成型,并迅速地应用在鬼子身上了。
郑义明这么山西山东“背死猪”形象地一比划,家伙们全明白了,也全兴奋了,他们都是农村长大,用带圈儿的绳子,套牛,套狗,套猪,甚至集市上套圈儿,他们都干过,这小时候的本事,竟用在了打鬼子身上,你想想,他们能不高兴地念叨艺不压身?能不高兴地两手拍腚?赶紧地轻车熟路,制作好了“背死猪”的用具。
这个绝对的上不到台面上的战法,在湖西,就这样派用上了,并且地也像宋炳辉,迅速地在各战斗小队里广泛运用。
“背死猪”打鬼子的战法,其实很简单,也很便易,关键在于脑子灵活不灵活。
秋天的湖西大平原,田野的道,水边的路,拐弯的地方就是多,而且,每个拐弯的地方,两侧,都是青纱帐,都是苇子林,转头就看不见人,这就更方面了“背死猪”。
这郑义明,就是胆大的出奇,点子多的离奇。
完全明白了的公安队。也学宋炳辉,把兵力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当侦察兵,一部分当“背死猪”的兵。
侦察兵等候在王庙乡的衙门里,盯着鬼子的一动一静,发现走村到巷的鬼子,也用山楂子的鸟叫声,给“背死猪”的另部分发信号。
“背死猪”的,扮作割草的、锄地的,很有耐心的,在鬼子队伍可能要走的道儿的前边等,三两个一组,蹲在拐弯的苇草丛里,青纱帐里,高粱棵里,耐心地等着山楂子鸟的叫。
一旦听见了那神鸟叫,这些家伙儿心里就乐开花儿,一边专心地作模作样地干着农活儿,一边规规矩矩地任鬼子的队伍走过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