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穿过了那道古朴的城门,就算来到了菜市场的地界,迎面而来的就是路两边的早餐店,以及早餐店里伙计熟悉的热情呼喊声。 “大碗馄饨....大碗馄饨.....” “大碗馄饨.....新鲜热乎......” “油条包子,新鲜豆浆嘞!” “哟.....皖之先生来啦,早饭吃了没?”店里门口招揽客人的伙计,眼尖,一眼就看到了汤皖从城门口走出来,立刻热情招呼道。 “还没呢,给来两碗馄饨!”汤皖直接步入店中,见桌子已经被坐满了,一时没地去。 “先生,来我这里坐......”一个拉车的车夫,拍着桌面说道。 “先生,来这里,我给你让个座!”又一个人指着自己的桌子说道,这个桌子就他一个人,又指着别的桌说道:“我取拼个桌就成” “先生,这里.....我这里有空位子。” ........ 拉车的车夫离的最近,汤皖也不讲究,抱拳感谢了其他人的好意后,就一屁股坐在车夫的对面,环顾着四周,打量起来。 “先生有些日子没出来了,病可好了?”车夫关切的问道。 “你怎么知道了?”汤皖用寻常话客道。 “我们永定门那一片拉车的,最近这些日子,都没拉着你,你生病的事,还是德潜先生在报纸上说的。”汤皖一点架子也没有,车夫打开了话茬子,一说一大堆。 “前些日子下雨,一个没注意,受了点凉,现在好了!”汤皖随意的回答道。 旁边桌吃早餐的立刻就接上话,说道: “我就说先生是生病了,李三这个狗日的,非说先生故意找的借口,日后看到他,非得说说。” “先生,我得向您道个歉,前些日子,听信了别人话,误会了先生!”不远处的一个桌子,一个人致歉道。 “没多大的事!”汤皖摇摇手说道,“不过以后,可不能轻易听风就是雨了!” “放心,我们经过先生这件事,早就晓得了,以后一定注意,注意!” “注意!哈哈...” 吃完了馄饨,辞别了早餐店里的人,汤皖跟着大牛,向大牛平时买菜的摊位走去,一个老婆婆正在收拾着地摊上的绿菜。 “大张婆婆,来一把。”大牛蹲下身子,熟悉的喊道。 “呦!大牛来了啊!你等着,我给你挑一把。”大张婆婆从一堆绿菜的下面,取出一把新鲜的,看向大牛时,见到大牛身后站着一个人,一抬头才发现汤皖正在盯着菜看。 “先生也来啦?身体可好了?”大张婆婆关心道。 “前几天就好了,小病而已!”汤皖答道。 “马上又要过冬了,北方天气冷,听说先生是南方人,来的时间又短,怕是不适应,要多穿衣服,别冻着了!” “诶.....”汤皖谢谢道。 从大张婆婆这里走开后,又来到了一个卖鱼摊贩前,大牛指着地上的几条鲫鱼说道: “这个怎么卖?” 摊主还正在低着头找东西呢,见有人喊,抬起头来,见到了大牛和汤皖,立刻把手在身上摩擦了几下,走过来,热情道: “皖之先生来了啊....”然后走到鲫鱼前,踢了一脚,一条鲫鱼立马就活蹦乱跳起来,问道:“大牛兄弟,你要买鲫鱼?” “是!”大牛蹲下身子,把每个鲫鱼都拨弄一遍,发现都是活的,才确定的说道:“就它们了!” 卖鱼摊主却是没有动弹,而是问道:“可是先生吃?” “这个有什么讲究么?”汤皖看着活蹦乱跳的鲫鱼,并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疑惑道。 “没讲究,鲫鱼什么时候吃都可以。”卖鱼摊主怕汤皖不明白,又从旁边的鱼篓里倒出一条鱼,解释道:“这是黑鱼,刚捕的,先生的病刚刚好,吃这个最合适,可以补补身子。” 这是俗称的大黑鱼,大概二斤来重,黑中泛黄,纯野生,把黑鱼削片做成汤,适合病后食用,益气补血。 “哦哦....谢谢了....小病而已!”汤皖抱拳感谢道。 “可不能马虎,大病都是从小病来的。”摊主嘱咐道。 买完了鱼,汤皖跟着大牛,在菜市场又转了一圈,许多老百姓都认识汤皖,凑上来,不少打招呼,都是来关心生病的。 渐渐的,大牛的菜篮子被塞满了,沉甸甸的,汤皖双手也拎着菜,见该买的都买了,就打算打道回府。 在回去的路上,还没走到城门口,就看见前面的一处摊位上,围了不少的人,还能听见人群里头传来一些话,听不清。 汤皖快步走上前去,想看看什么情况,透过两层人,看到被围着的是一个身穿和服的女子,拎着一个空空的菜篮子,很明显是曰本女人无疑。 “我不卖你们曰本人菜,你上别处去买吧!”摊主是一个中年人,坐在地上,正在挥手说道。 “为什么不卖,昨天我还买了!”曰本女人不明白道。 “昨天是昨天,今天是今天,反正我不卖。”摊主所以摆弄着地上的菜,把好看的放到上面,不好看的放到下面,不耐烦的说道。 这个和服女子的丈夫在华夏经商,因此也随他丈夫在华夏生活,能说上一口流利国语,可见在华夏生活的时间不算短。 这一次的抵制曰货行动,才刚刚开始,和服女子是个家庭主妇,估计没能及时收到信息。 所以按着平日里的习惯,早上来菜场买菜,刚好遇到了这种不卖菜的情况,正一脸的迷惑,又问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