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菜鸟与过渡-《蔚蓝领航者》
第(2/3)页
中州基本没有航天飞机的研发人才储备,桃醉有不可能大张旗鼓的其相关单位挖人,再说那些团队也没多少人可挖,本来也不是什么大机构。
所以这里大量的使用了新人。
但好在铸梦科研管理系统、以及包含的各个研发模块,主要的优势之一就是能轻易的整合新人融入团体之中,尽快的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出成果。
尤其是对新时代的年轻人,他们更适合、也更愿意处于这样的系统中工作。
也因此,桃醉也没去挖中州为数不多的相关领域的稀少的人才,尤其是这些人才大部分还都是老一代的科研工作者们。
就拿科技院跟铸梦集团合作的航天飞机研发团队的负责人梁修平梁老来说,老爷子虽然岁数不大,但也年过六十了,早都习惯了他们那套科研机制,很难融入到铸梦集团科研管理系统这样的智能化的管理平台上来。
梁老和他的团队作为合作方,提供一些技术建议没有问题,但是要主导研发,他的那种研发模式的效率和运行方式桃醉根本就受不了。
铸梦集团科研部门的任何项目从来都不怕出现错误和失败,这些对整个体系来讲不是损失,而是难得的经验和数据积累。
所以这个体系能容忍很多异想天开的想法,并给予一定范围内的支持。
也没有那么多的繁文缛节,桃醉都能化身‘三号’融入其中,其他高位节点自然也不可能摆什么架子。
这样的氛围,以及智能化的科研项目审核执行机制,不仅是一种新的管理机制,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的变更。
越是习惯了某种机构或是企业的科研人员,反而在初期越不适应这种模式,反而是新人能更快的融入其中。
再说了新人可不代表着能力不行,能通过严格筛选加入铸梦集团的科研人员,本身就是顶尖人才,能力是没得说的。
这些科研新人加入铸梦集团,前两次使用科研管理系统搞研发的时候,都有那么一两个相对简单的任务给他们积累自信。
等这些人拿到几点、十几点的贡献值,用自己力的能力换来了钱,处理了部分生活问题后,往往能在接下来的科研任务中爆发更大的热情和灵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