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齐逸-《蔚蓝领航者》


    第(2/3)页

    可以说,当时铸梦集团并未表现出任何光学领域的研究倾向。

    这也是齐逸的家人和同学师长们不理解的地方,他们不理解为什么齐逸非要加入铸梦集团。

    恰恰相反的是,这个问题的答案除了齐逸自己以外,桃醉也知道。

    那就是铸梦集团的科研管理结构和对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以及小梦表现出来的智能程度。

    齐逸可跟老实巴交的翁星辰不同,这属于新一代的年轻人的代表型人物,崇尚规则范围之内的自主性,非常具有探索精神,不喜欢那么多的规矩。

    他通过简单的图表就分析出了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

    首先就是官方科研机构不怎么适合他那种性格,大企业管理者普遍太狗,也不合适。

    至于自己创业,都说创业,可是创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科研为驱动的创业。

    先进的光电技术在研究的时候就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技术,进入到试用阶段更是需要绵长的产业链配合。

    就算齐逸在紫金大学交了不少的学霸朋友,能攒出一个团队出来,可对他们来讲创业也并不是什么最好的选择。

    哪怕中州官方和不少地方对他们这种创业团队有优待,甚至有资金扶持。

    在学校搞科研发论文的齐逸,也曾去过科学院、接触过不少企业,他太清楚一个高效庞大的科研机构对科研的影响了。

    拿他们学校举例,如果学校全力支持,其他领域的科研人员积极配合,那么他有信心做很多事情。

    可惜的是谁都知道这根本不可能。

    但是如果把这个全力配合的机构的规模降低一点的话,那么桃醉在直播的时候讲过的那个科研管理系统就比较合适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随着碳基芯片在中州的普及,他也拆开过一块碳基芯片。

    显微镜下众生平等。

    其实星云架构和星云芯片对他这个光学博士来讲并没有什么好惊讶的。

    他惊讶的是这种芯片的制作工艺。

    通过桃醉的直播,以及其他业内人士的分析,以及他的亲眼观察,他终于发现了桃醉口中的那个‘印刷’所代表的技术含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