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平台是根本-《蔚蓝领航者》


    第(3/3)页

    以前中州东北部地区的农副产品,都是被收购商从农户手里收购之后,然后集中到大渠道商手里,最后销往各个城市,再进入商超和零售领域,

    可想而知,这里边有多少个赚差价的中间商。

    桃醉小时候在农村生活,苹果、梨、李子、鲜枣等水果,都是几毛钱一斤的,而且一般都是五毛以下,就算到了现在差不多也是如此。

    而那些水果在大城市的价格呢,两三块的水果都算是便宜的。

    如果说这些鲜货还有运输方面的硬性要求的话,那么像干木耳、榛子之类的干货就没法说了。

    产地和终端的差价有时候都是成倍的,尤其是在这个产能爆表的时代,除了那些像桃树集团的大型农牧业企业,

    散装的农户因为参与的多、生产的也多,更是成了收购商们拿捏的对象,被疯狂的压价。

    当然,也有到网络平台上销售的农户,不少短视频平台上就有农户自己通过短视频平台来销售自己的产品,

    但之所以没有形成有效的规模和购买习惯,是因为那上边实在是良莠不齐、一言难尽,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管,让一部分黑心商贩冒充农户大量抛售不符合宣传的劣质残品,而带坏了这部分市场,在购买者中失去了信任度。

    这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也是把那些对网络渠道有需求的农户给‘污名化’的过程。

    任凭你如何在视频和直播里呼喊,说你家的农产品滞销了,打折低价处理,可越低价大伙越是不敢买。

    至于高价?那还不如本地商超的外送服务呢,好歹还有个质量保证。

    就这样,网络销售这条路对这些小的个体农户算是闭上了大门,也不能说是闭上了,只能说算是一个不稳定的渠道,

    还是有些农户通过严格把关把自己自家产品的品控,把‘品牌’给作起来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