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曹嵩-《三国军神》


    第(2/3)页

    “纵观这四路诸侯,只有徐州陶谦实力最弱。兖州若想打破四面掣肘的局面,若想趁机扩大自身的势力,就必须先取徐州。”

    想到这里,曹操眼中厉色一闪而过。

    他写了一封书信,而后召来一位心腹,让他将书信交给远在徐州琅琊国的曹嵩。

    “阿翁他日只是为躲避战祸,这才前往徐州琅琊国。不想今日,却变相成了陶恭手中的人质。”

    正如戏志才信中所言,若是双方只是小打小闹,曹嵩等人必定性命无忧。若是曹操率大军夺取徐州,恐怕陶谦一定会脑羞成怒,杀掉曹嵩等人。

    这一年以来,曹操不是没有秘密派人前往徐州,想要接回自己的父亲。但是他派出去的人,一直都变得杳无音讯。

    曹操知道,陶谦一定在自己父亲居住的地方,派遣了大量的人手进行监视。

    陶谦此人,并非像演义中描述的那样,是个老好人。相反,他是一个锋芒毕露,桀骜不驯之辈。

    历史上,西羌之乱的时候,朝廷委派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前往讨伐。张温请陶谦为参军,待其甚厚,但陶谦素来轻蔑张温的作为,心怀不服。

    后来大军回朝,陶谦居然在百官宴会上公然羞辱张温。张温大怒,意图将陶谦迁往边关,在别人的劝说下才将陶谦追回。

    之后,张温于宫门迎接陶谦,陶谦却并不领情,但张温对陶谦,还是像以前一样好。

    由此可见,陶谦是个多么桀骜不驯之人。

    况且,他能够在孤身上任徐州刺史之时,先败青州黄巾,再平徐州内乱。并且在徐州这个豪门林立的地方,担任徐州刺史,他自身的才能由此可见一斑。

    曹操毫不怀疑,依照陶谦的性格,若是他派兵攻打徐州,自己父亲绝对是凶多吉少。

    心腹接过曹操的书信,听完他吩咐以后,点了点头,就离开了曹操的府邸。

    在屋中走了一会儿,曹操再次写了一份书信,而后唤来一个心腹,对他说道:“你将这封书信,交给泰山郡太守应劭。

    泰山郡与琅琊国接壤,只要曹嵩顺利逃出琅琊国,应劭若是及时带兵接应,未必不能保全曹嵩等人的性命。

    “徐州,我志在必得”

    曹操握紧了拳头,眼中演过一道厉色。

    初平四年,经治中从事王朗与别驾赵昱的建议。陶谦派赵昱,向献帝进贡,以表示对汉室的支持,献帝接到陶谦的奏章后,赞赏并升陶谦为徐州牧安东将军。

    自此以后,陶谦由徐州刺史转为徐州牧。

    徐州,郯县,州牧府。

    陶谦正在处理政务,忽然看见陈登急冲冲的走了进来。

    “元龙何事如此惊慌”

    为陈登人爽朗,性格沈静,智谋过人。他现在身为徐州的典农校尉。

    陶谦对于陈登非常器重,不管是陈氏在徐州的势力,还是陈登父子的才能,都被陶谦倚为臂膀。

    在陶谦的印象中,陈登是那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之人。他不明白,为何今日陈登会表露出这样的神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