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首先,明军这时候来了,即便打起来,咱还是能拖住日本几天时间的;其次,臣已经打听到,日本自己国内的争夺战都没有结束,不可能派全部兵力来攻打我们。故依臣猜测,恐怕他们也只是自己给自己壮胆,由于上次失败,所以想出一口气罢了。” “但愿如此,那就立即放人吧。” “好,臣这就去安排。” 这样,朝鲜迫不得已将两千多日本战俘放了,而此时明军尚未抵达。 就在放人的当晚,日军就登陆朝鲜发动战争,包括二千多战俘也参与了这场规模并不太大的战役。 由于没有明军的支援,况且又是日军早已策划好的晚上偷袭,朝鲜根本不是对手,火速一败涂地。 好在日本只为出一口气就跑了,并没有打算发动大规模地战争。 确实,这时候日本自己国内的问题还没有处理好呢。 也是感觉朝鲜太弱了,不然也不会刚签署完条约便来找事儿。 但此举意在向朝鲜方表明,一纸条约根本限制不了他们的行为,即便有大明罩着又能怎样?他们可不怕。 朝鲜震怒。 从李昖到柳成龙到百姓,一方面痛恨小日本不讲道义,另一方面也感觉到危机,靠大明庇护终究不是办法。 甚至都感觉到羞辱,日本太不将他们当回事儿了,落后就得挨打。 所以这也促使朝鲜方加紧练兵,并决心研究引用新式武器。 不然,小日本时不时地来一下,多腻味人,必须有反击的能力。 当李如柏领军抵达朝鲜时,日本偷袭战已经结束了,不过也再一次证明了朱翊镠判断的准确性。 小日本就是不老实,签署互不侵犯条约很有可能成为一纸空文。 人家就是不讲信用不遵守。 消息很快传到辽阳,王象乾义愤填膺地道:“小日本竟如此可恶!这不是明摆着单方面毁约吗?” 本来就是朱翊镠的预料之中,所以他也不觉得稀奇,还是坚持原来的主张与策略,必须将日本打怕了才行。 不然以日本的性子会没完没了。 当然关键还得靠朝鲜自己,几百年的今天拥有核武器的朝鲜,看看日本还敢明目张胆地挑衅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