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见王淑蓉听了一副怔愣的神情,李太后忙解释道: “我不是要赶你们母子俩出宫哈,常洛是我的孙儿,他爹又已经不在了,我与你不疼他谁疼他?” “知道,可娘为什么忽然这样问?”王淑蓉望着李太后弱弱地道。 “常洛不停地问他爹在哪儿,为什么会死?想必你也不知道怎么解释。我是怕他自小就恨他叔叔,他叔叔是不会对他怎么样,可其他人不好说。” 李太后直言不讳地说道。 王淑蓉原本就是慈宁宫的侍女,所以在她面前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王淑蓉欣慰而感激点了点头,李太后能与她当面说这种话,足以说明就李太后没有将她当作外人。 而这话正说到她心坎儿里去了,为什么在朱常洛面前一直讳莫如深不提他爹的事儿?不就是担心这个吗? 担心儿子什么都问什么话都说,会遭遇无妄之灾。 大明一朝皇子还死得少吗?况且朱常洛的身份还如此特殊。 王淑蓉何尝不知,儿子在宫里的位置不知有多尴尬! 准确地说,就不应该留在宫里。自孩子他爹降为番王,孩子就应该离开紫禁城,这里不是他待的地方。 将儿子留在宫里已经很不正常,偏偏儿子还不懂事,不停地问。 其实也不能怪孩子,哪个孩子不想要爹娘?这是大人的问题。 倘若让儿子知道是他叔叔“篡”了他爹的皇位,而后他爹被贬到台湾,最后死去,还不知道儿子会怎么想呢? 儿子一旦对叔叔产生敌视憎恨的心理,那就更加危险了。 王淑蓉也没想到李太后说得如此坦白,不过这样也好。 “娘,我们能去哪里?” 王淑蓉什么都明白了,无需多问其它,只问她们母子俩能去哪儿。 “如果你想离开紫禁城,可以将你们送到台湾,等将来常洛长大,让他继承他爹的位置,镇守台湾便是了。” “这样可以吗?”王淑蓉担忧地道。 “台湾我去过,眼下王喜姐在台湾的地位很高,她待常洛如己出,如果你们母子俩去台湾,我会让她照顾你们。” “哦。”王淑蓉点了点头,对王喜姐她倒是很信任。 “当然,前提是你们愿意去。”李太后又补充道,“你我相处多年,也不必藏着掖着,有话直说就好了,我只是征询你的意见,怕你在宫里难做,整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也不好。” “是。”王淑蓉感激地点头道是。 “我是出于对你、对常洛着想,毕竟常洛越来越大,肯定要追问他爹为什么被贬去台湾,后来又为什么死去,怎么与他解释呢?远离他叔叔,对他而言应该是一件好事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