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参观完抚顺关交易榷场,朱翊镠才带着王象乾、李成梁等赶回辽阳。 回辽阳的途中,王象乾与李成梁都想问皇上来抚顺关的目的达到了吗? 似乎,好像也只是问李永芳几个问题,但他们又不知道怎么开口。 直至快到辽阳城时,李成梁才忍不住开口,不过开始也没有直问:“陛下想将游击将军李永芳调去京城任职吗?” 朱翊镠点头:“朕是有这个考虑。” 之后李成梁才问开:“那陛下觉得这次去抚顺关的目的达到了吗?” “算达到了吧。”朱翊镠倒是直接,继而又问,“你们是不是很想知道,朕为何忽然要去抚顺关见李永芳一面?” 李成梁与王象乾都点头。 “那你们先回答朕问李永芳的那个问题吧,就是当敌军来犯,明知寡不敌众镇守不住了,到底是坚持血战到底,宁可城破民死,还是为了将士与百姓,忍受千夫所指向敌军缴械投降?” “其实,当陛下问李永芳将军时,臣心里就已经有了答案。”李成梁回道,“作为一名军人,臣当然不会缴械投降,否则不配叫作军人。” “但是臣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百姓惨死,倘若百姓不惧死,愿意与臣一道守城,那就让他们来;倘若不愿意,明知守不住,臣会先放他们出城,哪怕向敌军投降,毕竟他们没有守城的义务。而后臣会与其他将士以及愿意守城的百姓坚持抵抗,与城共存亡。” 王象乾兴奋地道:“虽然我不是军人出身,但与李总兵想到一块儿去了。这也是我内心真实的想法。” “英雄所见略同。”李成梁笑了笑。 然后两人同时将目光投向朱翊镠。 “很可惜李永芳没有想到。”朱翊镠感慨地道,“你们都想到要征询城里百姓的意见,问他们到底愿不愿意与你们一道坚守,李永芳好像没有这个觉悟,在他眼里,为了不让士兵与百姓遭殃,哪怕让他背上骂名也在所不惜,其实应该问问士兵与百姓的意见。” “可陛下如何得知李将军的想法?”王象乾诧异地道,“他当时不是说为难,所以不知道如何抉择吗?” “这不是明摆着吗?在朕的面前他岂敢说投降?但心里是倾向于投降的,不然又何以如此为难作出抉择?” 历史上李永芳开城门投降后,确实保住了抚顺城百姓的性命,但全部被迁移到赫图阿拉城去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