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况且陛下这次来,压根就没想帮努尔哈赤打仗。”戚继光分析道,“只带一万多精兵来,行军速度又是不紧不慢,还有心让努尔哈赤自己挺,无论胜败,好像陛下都能接受似的,一路上我都摸不清陛下到底在想什么。” “陛下如此欣赏你,大可直问啊。” “怎么没问?但陛下总点到即止,说什么此行是为了拯救大明,是为大明的发展扫清一切障碍。” “陛下的确是一个高深莫测,让人很难以琢磨的人。”李成梁喃喃地道,“说他与努尔哈赤师徒情深吧,好像不对;说他与努尔哈赤关系不咋滴吧?好像也不对。看来你刚才的评价准确,陛下对努尔哈赤的感情很复杂。” “辽东很有可能面临一场改革,乃至巨变,我们都要做好准备。” “途中我是不是不该如实向陛下汇报辽东军士的现状?”李成梁道。 “这个必须如实汇报。”戚继光掷地有声地道,“陛下英明神武,且不说瞒不住他,没准儿他早了解清楚了,这会儿只是来确实。陛下亲自来辽东,这时候坦诚比隐瞒好一千倍一万倍。” “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李成梁点头道,“可在辽东,我自己心知肚明,的确有被许多人诟病的地方。” 戚继光不由得想起,当初朱翊镠让他担任蓟辽总督的本意,就是要防止李成梁被人诟病的地方无限放大,以致于最后李成梁迷失自我。 现在仔细想来,陛下对辽东的事恐怕早就已经了若指掌了。 还有陛下不知道的吗?这时候岂能隐瞒而不坦诚交代呢? 不说别的,只要想到老朋友张居正如此自视甚高的一个人,唯独对陛下服服帖帖,足见陛下的高明之处。 “就看陛下怎么改吧。”戚继光刻意叮嘱道,“到时候我们只管配合就是了,可千万不要反抗。如今朝中大臣道都明白这个理,一来没有陛下眼光高,二来也阻挡不住陛下的每一次改革。” 接着戚继光又将朱翊镠决定改革守制礼仪的事说给李成梁听。 李成梁有点不敢相信。 戚继光接着感慨地道:“而且关于张泰征不必辞官回家守制二十七个月,当时陛下刚好出征不在京,这个决定是皇后娘娘与首辅共同决定下来的,由此可见陛下人不在京但威依然在,也可以侧面说明陛下的英明神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