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4章 又来钱了-《不负大明不负卿》


    第(2/3)页

    朱翊镠忙从御座上下来,乐得合不拢嘴,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哈……眼下最缺的就是这玩意儿了。

    原来哪个世界见钱都会让人眼开。

    “家父将祖父为何会接受熊清的馈赠以及忏悔之心,全都写在自陈上,还请陛下过目,也请陛下宽恩!”

    张泰征依然跪着说道。

    “起来吧,朕本就没打算怎么滴,伴伴不是与你交代清楚一切了吗?”

    “谢陛下!”张泰征这才起身。

    “你爹身体可好?”朱翊镠也不急着看那份自陈。

    “不敢欺瞒陛下,不是很好,感觉两年不见,爹老了许多。”

    “那你该在家多陪陪你爹。”

    想着张四维活不了多久,朱翊镠不禁微微叹了口气。

    没想到临死前居然还做了这样一个如此惊天动地的决定。

    朱翊镠也重新回到御座,开始认真读张四维写的那份自陈。

    自陈里张四维交代了他父亲之所以接受熊清馈赠的经过。

    对,写的是“馈赠”,而不是“受贿”。

    刚才张泰征好像也是这样措辞的。

    因为张四维父亲是山西有名的大盐商,生意可不仅限于山西。

    全国各地都有他家的生意。

    生意做大了的老板,都喜欢做点慈善,以提高自己的品味与声誉,同时借此争取到更多的资源。

    张四维父亲也好这一口。

    而熊清是山东人。早年家里境况不好,曾经一度连束脩都交不起,但他自幼聪明,学习能力很强。

    张四维父亲有一次去山东,偶然路过熊清他家,当时熊清还是个秀才,因为父亲大病一场,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再也没有能力供熊清读书了。

    恰好遇见张四维父亲,有钱又喜欢做点善事,熊清这孩子又聪明,给他的印象很不错,于是慷慨解囊,给了熊清家一些银子,让熊清参加乡试,无论如何也不要放弃读书。

    熊清感激涕零,当时也不知道张四维父亲有那么大的来头。不过当时张四维倒是也没有那么风光。

    后来熊清还真是争气,一路高歌猛进,参加乡试中举人,进京参加会试殿试又高中进士,顺利进入仕途。

    心里一直惦记着当年资助他银子鼓励他读书的那位大恩人。

    一打听,再确定,原来那位大恩人便是张四维的父亲。

    熊清记住了这条门路。

    或许是因为早年穷怕了的缘故,做官儿之后居然不知检点爱上了钱,自然逐渐养成了贪鄙的习惯。

    眼看张四维的官儿越做越大了,而熊清由于逐渐养成不好的习惯,一直原职不进,这让他很郁闷。

    于是想到了孝敬张四维。然而以他当时的职位,这条门路不好攀缘,熊清便想到从张四维父亲那儿着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