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理由是新建伯王承勋主动请求。 但这个似乎不是重点,重点是王承勋主动请求废除爵位的理由。 他觉得自己德不配位,不想再为国家添堵添乱,所以请求废除。 这个理由就让人觉得很玩味儿了。 什么叫德不配位? 如何界定? 若以新建伯王承勋为参照标准,那试问天下间又有几个世袭来的爵位能做到德位相配呢? 怎么说王承勋也是王守仁的孙子负责镇守留都南京啊! 像他这样的,就叫“德不配位”、“给国家添堵添乱”了?那不是打大明天下所有王公勋贵的脸吗? 除了王承勋给出主动请求废除新建伯爵位的理由这个重点之外,还有一个重点也很让人玩味儿。 那就是朝廷对王承勋这一做法的评价——可以看作是政治风向标。 朝廷给予了高度评价。 称赞王承勋不计个人得失,站在国家的高度为大明前程着想,他这一行为真可谓是高风亮节深明大义,由此还倡导天下人都应该向他学习。 虽然并未明确指出向王承勋学习的就应该是天下间的王公勋贵。可明眼人谁不知道?王承勋是新建伯,不说只能代表,最能代表王公勋贵吧? 这无疑是朝廷放出的信号,鼓励拥有爵位的王公勋贵主动请求废除。 这样朝廷一定会像感激王承勋一样感激你们——是不是这个意思? 再联想到之前驸马严永凡破格升任宛平县县令一节——严永凡主动请求不要朝廷的俸禄与补给,然后就给了他一个官儿做,很快便升为县令。 那是不是也可以看作是,鼓励皇亲国戚放弃朝廷的俸禄与补给,从而不给国家添堵添乱了呢? 这两件事很有代表性嘛,毕竟朱翊镠早就已经放出风声。或许当初放出风声就是为了等这个。 一念及此。 许多皇亲国戚王公勋贵似乎隐隐中明白了朱翊镠的意图。 …… 所以就在废除新建伯爵位这则消息刊登出来的当天下午,永年伯王伟就主动请求也废除他的爵位。 其实王伟早就这么想了。 而且他确实也行动过。 当初在王喜姐前往台湾之后,王伟就主动提出来,因为女儿再也不是大明皇后,那他这个爵位就该废。 只是当时朱翊镠有他的考量,所以没有答应废除永年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