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西南边陲 土司制度-《不负大明不负卿》


    第(2/3)页

    申时行:“……”

    许国:“……”

    两位面面相觑,倒不是不了解土司制度,而是因为实在太突然了。

    他们毫无思想准备。

    自朱翊镠登基而来,一连串的大事接踵而至,因为需要时间,基本上都没有解决,以致于他们每天这件事都还没忙完,又必须得同时忙那件事,反正感觉没有闲下来过。

    京察正在进行当中。

    全国再次启动清田大计。

    兴农大计划已经拉开了序幕。

    对皇亲国戚要下手了。

    辽东、宁夏等九边重镇的边防问题也提上了日程……

    这哪一件事不棘手?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如今又要着手解决西南少数民族的问题,也就是土司制度。

    在他们眼里,一个字:难。

    土司制度是唐朝时期羁縻制度的延续,在元朝时逐渐演化并完善为土司制度,明朝土司制度达到高峰。

    土司制度是对中央政权无力顾及的西南边陲地区那些土人头目的一种笼络羁縻手段,“以土官治土民“,承认各少数民族的首领世袭地位,并给予其官职头衔,以进行间接统治。

    在土司统治下,土地和人民都归土司世袭所有,土司各自形成一个个势力范围,司法、财政、行政、兵事都可以自治,对当地人民予求予取,掌握一切生杀大权,除不能登基称帝,其他一切可比照皇帝,而且只需要象征性的向朝廷缴纳微薄的赋税。

    历史上,明朝是土司制度发展的高峰,因为在明成祖时期,朱棣要征伐越南,所以更需要西南边陲的稳定,借以来保证军队后方的安全,所以对土人又是大加封赐。

    到万历年间抗日援朝,加上女真的兴起,朝廷无力顾及西南边陲。为了保证国内政权稳定,避免多线作战,对西南土司更是优待。

    导致在历史上清朝初期土司势力过盛,尾大不掉。

    即便现在的历史还没有到抗日援朝的那一天,以申时行与许国多年的从政经验,又岂能不知土司制度蚕食朝廷与迫害当地居民的弊端?以致于连年战争叛乱不断。

    “两位没有什么想说的吗?”

    “陛下,这倒不是,而是臣担心朝廷的精力够不够财力是否支持。”申时行谨慎地回答,“可以说西南边陲问题由于鞭长莫及历朝历代都没有很好的解决,不知陛下有何良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