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为了召朱翊镠回京一事,冯保倒是忍着没有去找申时行。 可申时行主动来找他了。 两人一交流,发现刚好持相反的意见:一个说可以,一个坚决反对。 其实也不难理解。 这与两人的性格有关:申时行本来就是一个和事佬,不想得罪人。 傻子都看得出来,万历皇帝倾向于召朱翊镠回京,那就召呗。 因为这个性子,所以他也不认为在李太后眼皮子底下,万历皇帝会将自己的亲弟弟怎么样。 冯保则不同。 他什么性子?本来就是一个狠人,自然会想到狠的方面。 性格不一样,面对同一件事的想法与行为肯定不一样。 再加上冯保知道的秘密也比申时行多多了,他知道朱翊镠与郑淑嫔有着不可告人的过往,他知道张居正还尚在人世,他知道朱翊镠和张居正都在等着看万历皇帝接下来是否逆天而行…… 这些都是申时行目前还不知道的。 知道得越多,担忧就越多。不然为何人们总说糊里糊涂才是福呢。 还有一点,两人都朱翊镠的期望与定位也不一样。 无论如何,申时行还不敢想让朱翊镠取而代之;冯保就不一样,他已经期待了很久,而且还不止一次在朱翊镠面前表现出来。 因此,仔细一想,申时行与冯保态度不同,好像也在情理之中。 两个人交换意见后,彼此都沉默了会儿,倒也不存在谁怪谁的问题。 毕竟,万历皇帝还没有下旨,只是在征询内外二相的意见。 不过,得知冯保的真实态度后,申时行显得更为谨慎了,隐隐之中感觉这件事不是他想象中的简单。 然而,以眼下的形势,冯保点到为止,他也不会做出更深层次的分析。 …… 朱翊镠很快便收到了冯保的信。 看完后,他菊花一紧,感觉如芒在背,北京城他是万万不敢回去的。 至少暂时是这样。 可正如冯保所警示的那样,万一万历皇帝真的下旨让他回去呢? 他有理由抗旨不遵吗? 朝廷的规矩祖宗的法度都是死的,万历皇帝的圣旨才是天。 这是二愣子都明白的道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