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聊得最多的依然还是牵动朝局的张居正。 其次是朱翊镠的个人问题,待张居正离开京师,就要将选王妃的事提上日程了,王妃一定,就要成亲,随即议藩、就藩…… 因为选王妃只剩下程序,所以李太后特意问到就藩的问题,而就藩首当其冲的就是选定藩地。 李太后关心朱翊镠想去哪儿。 关于这个问题,朱翊镠自己当然也想过,还让冯保帮着想呢,肯定不会走原本历史上潞王的老路。 所以,藩地的问题,朱翊镠确实还没有考虑清楚要去哪儿。 他想等完婚后再考虑。 关键,他还想着通过自己的事例,找到一个解决大明十分臃肿的藩王郡王制度的方法。 发展到万历年间,各地藩王的问题若迟迟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大明就会像背负着一个不断滚动的大雪球一样越来越重,最终会不堪重负被活活累死。 …… 三天的最后一天。 到了散衙的时间点儿,冯保心有灵犀一般地出现了。 头两天,他像忽然消失了似的没有来过慈宁宫。 冯保来,简单行礼后,第一句便是:“娘娘,潞王爷,张先生已经接待完了二十二位大臣。” “反应如何?”李太后迫不及待地问道。 “娘娘,那些大臣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对万岁爷的圣谕也没表现出啥不满。” “是吗?”李太后诧异地道。 “据奴婢所知,好像,确实是那样。” “那张先生坚持下来了吗?”朱翊镠接着问道。 他想着,三天接见朝臣的时间里,张居正肯定受过苦。 “没问题。”冯保道,“张先生当然支持下来了。”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