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不管真假,遂他意-《不负大明不负卿》


    第(2/3)页

    “哎!”李太后叹了口气。

    “娘,人这一辈子,有生必有死,为生而筹计,是为生计。二十至四十岁,是为家计,四十至五十岁,是为子孙计,五十到六十,是为老计,等到六十岁过后,则为死计了。”

    李太后诧异地端详着自己这个小儿子,没想到自梦见观音娘娘之后,真是开了窍似的,居然给她讲起人生的大道理来。

    “张阁老今年五十有六,营营扰扰,或为功名,或为事业,既要想着眼下的周身之防,又要想着将来的善后之策,劳碌一生,歇歇也是不错的选择嘛!”

    说了一大通,原来是要绕到张四维那儿!

    见自己宝贝儿子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李太后摆出一副急切想听下文的样子。

    朱翊镠接着说道:“况且,张阁老父母年事已高,父亲更是卧床不起,他也该回去尽人子之孝,还能博得一个好名声。”

    “镠儿。”李太后讶然的神情,盯着儿子不眨眼。

    “娘,怎么了?”

    “你咋懂得那么多咧?还知道孝顺!”

    见李太后一副认真的样儿,朱翊镠只得撒娇起来。

    他挽着李太后的手:“娘,孩儿本来就孝顺啊!至于娘诧异孩儿懂得多,可能是因为受到观音娘娘的点化之故吧。”

    “那镠儿的意思是,准张阁老告老还乡?”

    “是啊,这样对谁都好。”朱翊镠内心真是这么认为。

    无论张四维是不是在演戏,这时候准他告老还乡,既不会阻碍申时行,更不会给他机会推翻张居正的改革。

    与张四维本人而言,可谓急流勇退,可以回家尽孝道陪伴双亲。

    官做到他这个份儿上,内阁次辅,一品考满,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已是吹不尽的牛逼了。

    若接着按照原本的历史剧本走下去,张四维在首辅位子上不仅没能待多久,最后反而落得一个极坏的名声。

    这时候让他致仕回乡,在朱翊镠看来是在帮他。

    首辅是官员生涯的巅峰,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坐这个位子。

    大明从洪武朝第一任首辅黄淮开始,到南明最后一位首辅张煌言结束,共一百多位首辅,其实做得好的不到五分之一。

    如果以平均分来计算,满分一百分,那张四维就是六十分以下不及格的成绩。

    这时候退下,他执政的成绩会保持在七十分,甚至八十分。

    何必非要当一年的首辅?降低自己执政的档次不说,还留下一个坏口碑,拉低自己的总分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