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为之呕吐的都不在少数。 贾环眉头也皱了起来,正想打人去拉开。 却见李员外又松开了黄理的尸体,朝东方跪倒,三拜九叩,大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说罢,又朝贾环磕了个头后,就在贾环感觉不妙,让人拦住他时,李员外从高台上一跃而下,脑袋着地…… 四周一片死寂。 这时,人群中李员外的“邻居”站了出来,高声道:“李员外大仇得报,又谢过皇恩,生愿已了。只是李家满门悉数死绝,他又落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哪里还肯偷生?他是死得其所。 今日,我将他带去城外掩埋,也算作邻里的最后一点情分。” “这位兄弟高义!” “好样的,需要挖坑劳力只说!” “我送两刀烧纸给你……” 人群中乱哄哄的响起一阵人声,将方才因惨剧而冻结的人心又暖开。 贾环趁机对台下董明月挤了挤眼,暗中竖起一根大拇指。 董明月娇羞的抿了抿嘴,眼露喜色,一旁董千海看的气结。 打定主意,等此事毕,一定要去西域…… 有了李员外打头,其余苦主也有了胆量,上台控诉那些钱庄的恶行。 而围观百姓们,也都当了回青天大老爷,学着戏里的气派,数万人声声喊“斩”! 从各城赶来的百姓也愈多了。 而有了李员外之事后,贾环也防备再有人寻短见,会遗人话柄。 待又一人控诉完,斩了海闻后,贾环上前,朗声道:“好叫诸人知道一事,陛下在得知钱庄恶行后,龙颜大怒! 他老人家尚且每日为民担忧,唯恐天下百姓过不好,因此每顿膳食还不如寻常富庶之家吃的好。 却不想有此等丧心病狂之辈,敢欺凌陛下子民。 因此,特传旨本侯,将都中为恶钱庄,悉数抄家拿问。 除此之外,还要将曾经作恶所得的银财家产,还给苦主! 李员外求死之心,实在出乎本侯预料,因此没能防备住。 否则,他过往家财和酒楼田庄,都可还与他。 李员外之死,乃本侯之过,待事罢,本侯会向陛下请罪责罚。 其他人,却万万不可再轻生。 本侯读书不多,却知道身体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道理。 虽然因恶人之过,让汝等受过太多伤害委屈。 但从今日起,陛下已得知尔等苦难,就再不会让你们继续苦难下去。 曾经属于你们的家业,会全部还给你们。 甚至,还会视情况,加以补偿。 因此,本侯请你们要坚强起来,日后,你们不仅要为你们自己活,还要为逝去的亲人而活。 对于恶人最好的惩罚,不只是杀死他们,而是他们曾经欺负的人,以后会活的更好! 大家说,对不对?” “对!你们要活下去,你们要活的更好!” “陛下当真圣天子啊!” “仁君啊!日后谁再说陛下是刻薄寡恩的暴君,老子非啐他一脸,骂他祖宗!” “果然传言不可信啊!” “不是传言不可信,要看谁传的?那些读书人……嘿,瞧瞧黄理,瞧瞧海闻吧,那都是读书人里德高望重的大家哩!” “老子攮他娘亲个板板!什么德高望重?不过是一群披着人皮的畜生!” 看到这一幕,贾环嘴角轻轻弯起。 一直忙到快落日了,才终于听完了苦主们的诉苦,那些罪大恶极的钱庄老板,和他们手下的打手头子,也全部被杀了头。 围观百姓们的嗓子都快喊哑了,却无一人退场回家。 这等盛世,千百年来别说见了,听都没听过,岂能错过? 贾环也没疏散人群,而是看向那群站了一天,面色也僵硬了一天的太学和国子监书生,道:“你们之前闹的凶,还要去朱雀门前敲登闻鼓喊冤。 本侯现在给你们机会,有问题的,只管提。 本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绝不回避。” 太学和国子监的士子们,一个个面色难看。 他们能感受到,周围数万,甚至十数万百姓对他们的指指点点,目光中的不屑甚至是厌恶。 因为方才被杀的十数钱庄东家,大多是文官。 而且,还是文官中颇有盛名的官员。 人群中的青隼“托儿”早将其中关系广而告之了。 连在读书人中德高望重的人都是这样的恶人,那其他读书人呢? 所以,民众们再看头戴璞巾,身着儒衫的读书士子时的眼神,满是猜疑、提防和厌恶。 这是……前所未有过的。 读书人,从来都是最受尊敬的一类人。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是千百年来不破的至理。 直到今日…… 而太学和国子监的士子,并不是寻常书生,而是可以直接参加举人乡试。 也就是说,他们自动就有秀才功名。 何等清贵。 今日,竟被一群草民指点厌弃! 一时间,他们心里也满是愤怒,不平,以及……畏惧。 他们不知道,当百姓不再尊敬他们时,他们又算什么? 所以,此事不能就此认输! 否则…… 大道之根基,都要动摇。 念及此,太学队伍之的一年轻士子,理了理儒衫后,一步站出,对贾环行一礼,大声道:“敢问宁侯,昨日宁侯所行,可有法理可依?” 贾环冷笑一声,道:“并无。” 那士子闻言,眼睛一亮,道:“那岂不是说,宁侯所行,乃肆意妄为,践踏国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