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悲剧重演?-《挖到一艘宇宙战舰》


    第(2/3)页

    那些审稿的编辑,难道都是吃屎的吗?

    这一刻,姜余想到了陆加羲。

    这个人的故事,是杨校长告诉他的。

    那是他当初入学京都理工解决数学至高数字难题后,杨校长“风轻云淡”的说了这个故事。

    他不想看见桦国再出现第二个陆加羲,一个就己经够了。

    陆加羲。

    一个全球最落魄的数学天才大师。

    他是一个千年难得一遇的数学奇才,做出了屌炸天的惊天成就。

    却被足足嫌弃了22年,直到一声不吭累死在土坑上。

    由于家庭贫困,他的三个兄长因为患病而无钱医治,在童年时不幸夭折。

    他13岁丧父,16岁只身外出谋生,29岁丧母……

    陆加羲的一生充满了悲情。

    22岁时,还在打工的他,被一本数学小册子深深吸引。

    这本小说改变他一生,给他带来了遗憾、光荣,以及最后的死亡。

    这本书里有一个世界百年数学谜题—寇克满女生问题。

    这个当时只有初中文凭的小哥,竟想把它解开。

    一支笔,一张纸。

    连算盘都没有。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楼门口昏暗的灯光下,每天都能看到他,四年来,一日未停。

    他成功了!

    那是他人生中最骄傲的时刻。

    却也是他人生中悲剧的开始。

    这篇注定会炸裂的论文,他从26岁一直投到44岁。

    18年里,从青年盼到中年大叔,他得到的答复:

    无价值,不予刊载,请转投。

    怀才不遇的愤懑煎熬中,他甚至被人当成疯子送去劳改。

    44岁那年,他死心了。

    因为他看到了报刊上,一个意大利人解开了答案。

    而这个人落后了自己整整十年。

    他的解题答案被整整耽误了22年,一直未被刊登。

    可恨吗?

    有抱怨吗?

    能够抱怨吗?

    为了查阅资料,在艰苦的环境下,他掌握了俄语和英语。

    在后来的岁月里,又因查看资料的需要,又自学了日语。

    学这些语言,只为解题而已。

    他掘弃杂念,又向另外一个130岁高龄的超级难题进发了。

    因为超长时工作,长期熬夜烧脑,他得了疼痛性难忍的神经性牙痛。

    让人心疼的是……

    为了省时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满口的牙竟被他拔了个光。

    45岁时,他成功了!

    他再次寄出答案。

    再次杳无音讯。

    无奈之下,他只能给国外投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