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科技产业孵化园-《挖到一艘宇宙战舰》


    第(2/3)页

    这些大巴都是航空基地专用的。

    因为航空基地离最近的乡镇都有10多公里远,员工在生活方面确实是有些不便,大巴车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大巴足足行驶了两个半小时才最终到达目的地——凤凰航空制造基地。

    这里经过将近快两个月的建设,很多住宿大楼迅速拔地而起。

    “基建狂魔”在这样的时刻表现的淋漓尽致。

    现在整个基地,有上万名工程兵和建筑工人在热火朝天的作业。

    尽管已经是京都时间七点钟了,这里的天气还没有彻底暗下来。

    这里的气候,加上这儿昼长夜短的时间,使这里的基础建设速度非常快。

    姜余问了一下工程队的负责人,具体的完工时间。

    负责人很明确的给出了一个答案:

    再多一个月就可以把办公楼、厂房和住宿区全部搞定。

    至于,飞机场和绿化可能还要两三个月时间。

    姜余掐指一算,跟试飞的时间差不了多少。

    现在所有的宿舍,都是简易装修,虽然是寒酸了点,但大家都不在乎。

    维克托·科瓦尔斯基已经带领一批人先行入驻这里。

    这里的厂房装修,以及设备安装都少不了这些专业人士。

    从乌克兰原安东诺夫设计局搬迁过来的设备,以及重新打造的数控机床已经陆陆续续开始安装。

    经历过社会主义洗礼的工人们绝大多数都是勤劳踏实的。

    不管是白种人,还是黄种人都是勤勤恳恳,他们完全可以不在意微薄的薪水,只为理想而奋斗。

    这些工程师和工人们,是姜余最重要的财富,是他事业成功的最重要保障。

    当然,姜余肯定不会吝啬一点点工资,他可是承诺了每人一套房的最低保障制度。

    有了房子,这些人的心就稳了,工作就不容易消极。

    维克托·科瓦尔斯基带过来的俄罗斯人没有在这,他们还在海口。

    “维克托先生,前段时间我去了一趟风神航空动力,那里的进展非常快,大概再过两个月就可以试车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