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炭笔速描-《大唐手工达人》


    第(2/3)页

    “唐公英明,专利费的初衷是奖励创新,而创新是方方面面的。就拿现在咱们使用的各种农具来说,几百年前可都是没有的。正是有了无数农民通过实践得到的经验,才改良了各种农具,从而降压了种田难度,间接提升了粮食产量。”

    “但自古以来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谚语,这天下最聪明的人都去读书,考取功名了,没有几个聪明人会去从事农业研究,但如果专利费制度能推广开来的话,自然就会有聪明人为了钱而去种田,聪明人多了,自然就能让整个农业进步,进而提升粮食产量。”

    武士彟的话,让李渊与李世民连连点头,而他自己则越来越起劲。

    “这还只是农业,像手工业就更是技术决定一切,就拿这回的军布鞋来说,靠的就是曾继的一个点子罢了,如果专利费制度推广开来,像曾继这样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到了那时,何愁盛世不来?”

    李渊与李世民豁然开朗,之前一知半解,没想通透的地方,如今听武士彟这么一番解说,立刻就懂了。

    “武大人目光独道,世民受教了。”

    “二公子过奖了,我这也不过是就事论事罢了,提出专利费制度的曾继才是旷世奇才,唐公,咱们起事之前能得这样的大才相助,足见大势所向啊!”

    李渊哈哈大笑,随后摆了摆手。

    “现在一切还在准备当中,还要保持低调。至于说曾继的事情,他的确有大才,不过他也太年轻,资历太浅了,我看就先让他这样干着。世民,你不是已经给了他事情做了吗?不要急,静观其变就行了。”

    “父亲说得是,现如今曾继手上有两件事,一个是5000双军布鞋,另一个就是改良连弩了。这两件事的进展都不错,等到完成之时,曾继也算是有拿得出手的功绩了,到时我再赏他不迟。”

    李渊是政治达人,深知有能力的人不能不用,但也不能过于重用,因为过于重用的后果就是人飘了,而人一旦飘了,那距离犯大错就不远了。

    曾继有如此大才,在李渊看来就更需要打磨,因此他决定继续让曾继留在李世民手下做事,不着急给他安排官职。

    就在李渊等人继续讨论专利费制度如何推广之时,谈妥了军布鞋生意的曾继,开始为隔天的西凤楼事件做准备。

    他到铁匠房找了几块炭,削成小条后,用两块中空的小木条压住,两端用细绳绑紧,制作出了最简陋的铅笔,或者说炭笔更贴切一些。

    做完之后,他又将几块质地较硬的黄纸固定在一块平整的木板上,然后拿着这些东西来到了马场。

    此时马场上,王铁牛等人正在练习骑射,曾继找了个胡凳坐下,将手中的画板,黄纸准备好,抬头打量坐在马上,弯弓搭箭的王铁牛。

    打量了几眼后,手上开始动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