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布局-《汉末苍天》


    第(2/3)页

    三人急忙起身领命。

    河东郡被汾河分为南北两半,汾河以北是平阳、皮氏、临汾、襄陵、杨县、永安、北屈、蒲子等诸县,如今被白波军占领,张济又退入其中。

    汾河以南则是安邑、绛邑、闻喜、猗氏、解县、大阳、河北、端氏、濩泽、东垣等诸县。

    姬平又看向关羽:“命中郎将关羽,带五千人马南下,取猗氏、解县、蒲坂、河北诸县,驻守蒲津和风陵渡,防范董卓自关中和陇西进攻。”

    关羽起身:“末将领命。”

    姬平看向带着孝、瘦了许多的荀棐,叹了口气,五月初,从长安传来消息,一代大儒司空荀爽病逝。

    荀爽是荀棐的父亲,当初因为荀棐的姐姐荀采闹了矛盾,父子俩颇是不和,董卓入京后,荀爽被董卓强行召辟,不到三个月便做了司空,随后跟着献帝西迁长安,不想荀爽如今却病逝了。

    荀棐听闻父亲身死,悲痛欲绝,但他几次伏杀董卓,难至长安,连为父亲下葬守孝也不能。

    自此荀棐更是深恨董卓,若非董卓强行召辟,他的父亲荀爽还在家颐养天年,又岂会忧心忡忡而逝。

    姬平叹道:“荀棐,且节哀顺变,待破了董卓,我自会与你一道迎回老司空棺椁,重新安葬。”

    荀棐当初不顾射声校尉的身份,从一出宫便跟随于他,他几次伏杀吕布、董卓,几次硬仗,都靠的是荀棐带的八百射声士。

    听到姬平所说,荀棐跪拜在地,泣不成声。

    姬平缓缓道:“中郎将荀棐,领三千兵马,南下大阳,驻守茅津渡、大阳渡、郖津渡,防范董卓从陕津来袭。”

    “末将领命!”荀棐伏拜于地。

    大阳对面就是弘农郡的陕县,驻扎着董卓大军,但荀棐只要谨守关口,董卓便不易过关。

    姬平沉吟了下,又道:“荀棐、关羽,在驻守黄河一线上,可在各处高地设置烽火台,随时示警。”

    关羽和荀棐眼睛都是一亮。

    黄河一线太长,虽然只有几个大渡口,但还有一些小渡口可以渡河,十分难防,若是设置了烽火台警示,就能大大提高防御能力。

    姬平看向袁基:“命袁基为典农中郎将,直接听命于我,主管河东郡屯田之事,伍琼、周毖为典农校尉,辅助袁基。”

    三人急忙应命。

    姬平缓缓道:“大道有期,周而复始,自古以来,天象便是寒暖数百年一交替,而自光武以来,天象转寒,寒则天灾频发,旱灾、涝灾、疫灾、震灾、蝗灾,一百年来,几乎年年不断,想必诸位都有所知。”

    卢植、袁基、伍琼、周毖等人都是一震,他们自来都沿袭天人感应的说法,认为天灾源于,但到了现在,他们心中对天人感应也未必没有怀疑,此时听姬平如此一说,登时大为震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