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五章 地位-《文艺生活》


    第(2/3)页

    葛尤虽然跑了十年龙套,却出自演艺世家,林子轩广播学院毕业,是小有名气的编剧和作家,姜闻戏剧学院科班出身,大明星,张国粒是西南第一小生,更别说还有韩三评这类实权人物。

    冯晓刚家境一般,没学历没人脉,无门无派。

    他进入这个圈子,深知人脉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自身力量并不雄厚的阶段,他更需要朋友的帮助。

    他抓住一切上进的机会,从美工到编剧,再到电视剧导演和电影导演。

    在这个过程中,既有朋友的帮扶,也有来自行业内部的恶意,一些专业人士对他进行责难、非议和某种形式的冷漠。

    相对于媒体的批评和质疑,这种内部的打压更让人心寒。

    冯晓刚对此耿耿于怀,但这就是演艺圈的现实,他不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只是没有掀桌子的底气。

    而且,他正在竞争导演协会副会长的职务,需要更多的导演支持。

    随着好梦公司的发展,在各个协会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像电视协会、电影协会、导演协会等等,都是华国文联的附属机构。

    这些非官方机构掌握着不小的权利。

    比如主办电影节,颁发奖项,组织演出活动和文化交流,和广电总局相呼应。

    可以这么理解,总局负责大方向上的管理,各种协会承包具体的工作。

    《英雄》在票房上的成功让冯晓刚大出风头,即使影评人和专业人士的态度没有好转,他也不怎么在乎。

    或者说早已习惯。

    他在乎的是自己在圈子里的地位,进了亿元导演俱乐部,他站在了内地导演圈子的顶层,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从几个侧面能反映出他的改变。

    以前记者称他为大导演,他会谦虚两句,还要努力,如今他或许还会客气,只是心态上截然不同。

    有些话他先前不会说出来,现在有了底气,一不留神就脱口而出。

    他在性格上有些张扬,同时也有心思细腻的一面,只不过伴随着逐渐的成功,张扬的性格被不断放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