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制盐方法需要改进-《我要做明世祖》


    第(1/3)页

    其实在培训基层人才方面,东宫也不是临时抱佛脚。

    朱见济早就安排人手去学习了。

    可对比起直隶这边,关外不是更需要这种人才吗?

    于是权衡一下,小太子便把才培训好的大部分人打包送去了那边,为了让人们安心过去,朱见济还给他们安排了额外的“边远地区工作补贴”。

    虽然非常倾佩老祖宗,但朱见济的用人方法和太祖高皇帝还是有所不同的——

    起码小太子给钱啊!

    只要工资到位,碧落黄泉大可去得!

    唯一的不妙之处,就是朱见济如此大手大脚的花钱,对于东宫财政来说是一个负担。

    如果不是因为车马行和织布厂已经啃下了直隶大半的相关市场,马冲还得担忧会不会造成财政赤字。

    “织布厂要去其他地方开起来……”

    东宫之内,朱见济召集了秘书处的人,给他们制定下了景泰六年的工作目标。

    就目前而言,随着飞梭的投入使用,直隶一带的布业受到了很大冲击,特别在“布匹商会”建立后,东宫布业跟一些商人“同流合污”,逐步划分起了剩下的市场。

    即便在商业扩张的过程中,通过招收女工的方式,给无数底层老百姓带了稳定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但还是有无数布业商人恨得朱见济牙痒痒。

    因为自己的利益受损了!

    他们当然不敢说皇太子如何如何,北方的布商也没有南方的水平跟胆子,没能耐联合起来对抗碾压过来的皇权。

    于是他们中有大部分人,选择了打不过就加入,让商会的规模越来越大,膨胀到必须要分离出去,到其他地区去散播东宫的荣光。

    比如说……生产桑棉这种经济作物的江南。

    除此之外,飞梭被广泛使用,也让商会不得不转向他处——

    在一些死活不肯低头的布商进行了各种坑蒙拐骗后,他们终于从某位女工口中套出了话,知道了织布效率提高的幕后原因。

    而飞梭本身也不难制作,于是他们也弄了起来,间接造成了直隶布业的恶性竞争。

    朱见济可不想大明纺织业还没腾飞起来就内卷把自己卷死了。

    “殿下可是对江侍郎不满意?”

    马冲不知道朱见济的高瞻远瞩,只是怀疑小太子是否记恨上了江渊。

    毕竟根据东厂调查,飞梭最早就是从江家流传出去的。

    朱见济冷哼一声,“江渊哪里值得让孤如此行事?”

    就对方那小嘴啪啪的模样,给他个键盘就能成陆地神仙了。

    江渊做事的水平就摆在内阁桌子上,要不是因为是好爸爸把人拉进伙儿的,朱见济早就找机会把人给炒了。

    陈循也是,一丘之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