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九歌前奏-《考研在秦时》


    第(3/3)页

    人生在世作为几千年的研究话题,自然不可能这么简单的结束,与此相关联的人的精神发展、境界文化等等,需要陆言不断地去填充,陆言这是在以一己之力,妄图在这个时代建立起完备的理论体系。

    “这是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即使是孔孟、老庄,也不过在你所说的第一阶段,你承受的,将远远超出你所获得的。”

    荀子的话没有喜怒,没有褒贬,却实在地指出来陆言将面对的困难。

    孔孟之道,老庄之道也不过是这套体系的第一层,你什么人物敢这样评论先人前辈,陆言将遭受诸子百家的各种诘难,儒家也不例外。

    不过这个时候是百花齐放的时代,没有哪一家学说可以统治天下。真正的名士会吸收他人的优秀成果,不断进步。那些老顽固嘛,反正早晚淘汰。如果换作是以后的朝代,陆言绝对被所有人喷死。

    天人合一的思想不能说错误,但这套思想成为主流以后,天理压制人性将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前世我们用了几千年才打破这种异化的闭塞思想,而在科学的道路上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

    陆言要做的,就是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然后,依托一个强大统一的国家,用法治使其规范富强,用教育让人们逐渐认识科学,用科学指明前进的方向,让天下人真正地从乱世中解脱。

    当他徜徉过典籍的海洋,经受过无数先辈的熏陶,在东西方的思想中踽踽独行,联想起前世这片大地的民族经历的种种磨砺,那一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才真正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根。

    “老师,上下求索,虽九死其尤未悔。”陆言朝着荀子拜礼。

    “你,也是来告别的。”

    “弟子已经找到了,实践理想的那个契机。”

    “唉~老夫这个年纪,看到你,看到韩非,不知是福是祸~”

    “韩非……”

    “你走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