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苏护题了诗,领家将径出朝歌,奔本国而去。 苏护午门题下反诗,自然被人回报于帝辛。 帝辛闻之不由得勃然大怒,在费仲尤浑的建议下,当即下旨命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带兵去捉拿苏护。 此时四镇诸侯与二相饮宴未散,得闻旨意抵达,出席接了旨意。 西伯侯素来仁义,天下皆知,此时不得不出来表现一番,直言苏护素怀忠义,累有军功,午门题诗,必有诈伪,天子听信何人之言?竟欲伐有功之臣,恐天下诸侯不服。 当即请两位丞相明日上朝之后请天子详查,莫要冤枉了忠良。 两位丞相闻言俱都答应下来,均觉姬昌不愧为仁满天下的贤良,大商所需要的不就是这样的良臣辅佐? 崇侯虎却是立功心切,只道王命如山不可不从,便要引兵去擒拿苏护。 姬昌劝了几句,见崇侯虎只道不敢违逆王命,去犯那欺君之罪,非要出兵。 姬昌无奈只让崇侯虎领兵先行,他随后便至。 崇侯虎巴不得独揽其功,当即昂首阔步离开。 等崇侯虎走了之后,姬昌才对二位丞相坦言:“侯虎先去,姬昌暂回西岐,领兵续进。”遂各辞散。 次日,崇侯虎下教场,整点人马,辞朝起行…… 苏护回转冀州后,知道自己犯下大过,朝歌必会派人来攻伐,于是便整军备战,不久后,崇侯虎果然引了五万兵马攻来。 双方会战于冀州城下。 苏护有一子,名为苏全忠,乃是不世猛将,凭着一身勇力领着本部兵马连败了崇侯虎数阵,后又出奇兵趁夜突袭,只将崇侯虎杀得片甲不留,仓惶逃遁…… 崇侯虎父子带伤,奔走一夜,不胜困乏,急收聚败残人马,十停止存一停,俱是带着重伤。 崇侯虎一见残军败将,不胜伤感。 转念想起西伯侯姬昌,心中不由怒极,两人皆奉了王命讨伐苏护,他在这边死战,那姬昌却按兵不动坐视成败,诚为可恶,决心要参他一个违避圣旨之罪。 就在此时,前边忽有大势人马而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