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日落末唐》


    第(2/3)页

    谢瞳点点头,道“那么司马相如呢!师侄总可以拿他开刀吧!”

    朱温叹气的摇摇头,道“谢瞳,你被仇恨蒙蔽了双眼,这不属于我们门派的宗旨,你身为掌门人更要记住这一点,好吧!我允许你向他复仇。但是不能过分。”

    谢瞳再度点头,正当此时,城墙上传来一阵骚动,唐僖宗亲临城墙之上。

    朱温立刻翻身下马,跪在地上道“罪臣叩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无奈之下,谢瞳也学着他的样子,为唐僖宗请安。

    唐僖宗着实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朱温投靠的诚意已经无需多言,但他身为一国之君,当然要拿出点态度来,因此象征性的道“将军能够迷途知返,朕甚为欣慰,就免了将军昔日的过错吧!希望将军日后能够奋勇杀敌”。

    “谢圣上”,朱温再次叩头。

    这一切如同演戏一般,顷刻间便解决了所有的问题,事实上,双方都心知肚明,唐僖宗不过是个空架子而已,朱温随时可能灭掉他,只是不想背上骂名罢了。

    而唐僖宗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盘,有了朱温的加盟,恢复河山指日可待,他的内心再度兴起雄心壮志。

    唯一不满的是宋文远,本来这边是由他做主的,然而朱温的到来,将打破这一平衡,论实力,他远远不是朱温的对手,更加担心的是,朱温入城后,会变本加厉的打击他,甚至除掉他。因此他犹豫不决,是否让朱温入城呢!

    但是眼下,朱温已经成为大唐复兴的希望,也是舆论关注的焦点,他宋文远胆敢阻拦,将会背离人心,背负骂名,到时,朱温可名正言顺的除掉他,因为唐僖宗的心已经飘向了朱温,完全不在他这一边。看来,有必要和朱温敞开心扉的谈一谈了。

    想到此处,宋文远硬着头皮道“开门,迎接朱温入城。”

    朱温仅带了三千亲随入城,并非是他狂妄,而是对方不敢,唐僖宗在永和殿举办了声势颇为隆重的晚宴,用来招待他的新贵朱温和谢瞳。

    晚宴便设在永和殿的正殿内,所到之人,真的是非富即贵,唐僖宗居中而坐,左侧清一色是川蜀的旧将,而右侧则是朱温谢瞳等投靠而来的新贵。

    然而,洪晔没有出席晚宴,她恨透了宋文远,不想在见到他,因此便躲在洪珊的休息处,足不出门。

    唐僖宗端起酒杯,幽幽的道“诸位,今日朕甚为欢喜,朱将军弃暗投明,极大的削弱了逆贼黄巢的势力,我大唐帝国复兴,挥师北上的日子不远了。为了这幸事,大家干一杯!”

    言罢,唐僖宗举杯一饮而尽。

    大殿内的所有人都喝光了杯中的酒。

    唐僖宗显然是极为喜悦,他兴奋的道“朱将军,为了表彰你的功绩,朕封你为征战大将军,统领帝国的全部兵马,全权负责北伐之事。”他这样说亦是无奈之举,朱温现有大军十五万人,是宋文远的三倍以上,宋文远完全不是他的对手,这样一来,一可稳定朱温,让他不胡思乱想,二来是从此摆脱宋文远一家对他的影响力。在他看来,朱温只是鲁莽之辈,只善于行军打仗,不懂政治,比宋文远更加容易控制。

    此话一出,宋文远立刻变得无比尴尬,他真的想立刻出言拒绝,但想到朱温庞大的实力,一个不好,他恐怕连晚宴都出不去,但怎也不想成为一个毫无权利的人。

    朱温察言观色,哈哈一笑道“请圣上收回方才的册封,宋将军乃是功臣,自长安陷落后,一直守卫圣上至今,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圣上的这个做法十分不妥,微臣虽然肩负北伐的大任,但寸功未力,实不适合册封,待微臣北伐大捷后,圣上在册封不迟,这一杯酒,微臣敬圣上,感谢圣上能够宽恕微臣的罪过,微臣今后定当万死不辞,报销圣上的大恩大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