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中原07-《日落末唐》


    第(2/3)页

    戊戌道长脸色一沉,道“将军深夜至此,又是为何,难道是吹风赏月,还是对老夫不信任,监视老夫的一举一动吗?”

    宋文远摇摇头,道“非也非也,本将军得到信息,声称有人在此落水,杳无音讯,因此才率本部人马前来救援。”

    二人都是为宝藏而来,却又偏偏不提此事,事实上,知晓宝藏秘密的人并不多,仅仅是关键人物亦或是头目才晓得,其他人等只是奉命行事。

    戊戌道长笑道“区区小事,怎可劳将军兴师动众,这里就交给老夫如何,将军还是回府内喝酒赏月吧!”

    宋文远露出奸邪的笑容,道“非也非也,有人落水,杳无音讯,又怎能是小事,本将军刚刚执掌山东,怎能看此地出现人命而坐视不理,还是前辈回去吧!此处由本将军一并应承”

    戊戌老道岂能心甘情愿的离开,他坚持道“此人是老夫的朋友,老夫岂能坐视不理”。

    二人各怀鬼胎,见对方坚持留在此地,更是加深了宝藏就在此处的想法,谁也不愿先行离去,只得在此对峙。

    宋文远见对方不肯离去,他也是没有办法,心道只要将此处严密监视下去,任戊戌道长给天做个胆子,也不敢与他公然抢夺,否则当以谋反论处。

    想到此处,宋文远反而轻松起来,他如今是胜券在握,即知宝藏与这个楼阁有关,假以时日,他怎都会发现其中的奥秘。他不慌不忙的在北极阁中来回盘旋,看看能否发现其中的秘密。

    戊戌老道却是心急如焚,有宋文远在此,他定然是不会将宝藏挖掘出来,更为可恨的是,知晓宝藏秘密的仅剩石远一人,宝藏的入口找不到,时间一长,宋文远从外地调来兵马,他将满盘皆输。

    如果与宋文远强硬对决的话,等于谋反,这让他犹豫不决,不知如何是好,北极阁内忽然安静了下来,双方互不搭理,各做各的。

    北极阁内发生的一切,全部落入谢瞳的耳中,谢瞳更是把握到了双方的心态,照此发展下去,势必有一方要忍不住,先行出招。

    可以说,双方的矛头由来已久,不仅仅是宝藏这么简单的问题。

    泰山剑派做为当朝道教较大的一个分支,力量十分庞大,而大唐帝国自开国以来,一直奉行佛教,打压道教,并把佛教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以来,此举尤甚。面对着人数庞大的泰山剑派,岂能不理不问。

    而在这其中,泰山剑派更是坐看黄巢霍乱中原而置之不理,更加剧了帝国上层阶级对道教的偏见,因此,除掉泰山剑派是实在必行之事,戊戌老道身为泰山剑派的掌门人,对此事当然了如指掌,因此才有挖掘宝藏,招兵买马,强大自身的目的。

    他不想造反,他只想让自身强大起来,以至于受到当朝统治者的重视,取代佛教的地位。

    谢瞳缓缓的靠近北极阁,慢慢的爬了上去,由于他身穿道袍,又刻意佝偻起身形,在这深夜中,并未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戊戌老道思虑再三,朝着宋文远摆摆手,低声道“将军可否借一步说话!”

    宋文远一愣,不晓得戊戌老道要说什么,但他可以肯定,戊戌道长肯定不敢出手害他,戊戌是那种热衷于权力的人,如果胆敢对他下此毒手,朝廷便有了对付泰山剑派的借口,会将这个门派连根拔起。

    戊戌道长可以逃出升天,但泰山剑派定然要被除名,这比杀了他都难受。

    宋文远毫不犹豫的朝戊戌走过去。

    二人并肩靠在北极阁的角落中。

    谢瞳本来已经接近宋文远,准备动手,但看到宋文远的突然离去,他心头升起一种不详的预感。

    待宋文远靠近,戊戌面色凝重的道“宋将军,你我都是明白人,也都晓得对方的打算,但老夫必须言明,否则将军会产生误会!”

    宋文远显然被戊戌的话给惊呆了,他试探性的问道“道长的话,文远听不明白!”

    戊戌道长叹了口气,道“老道老了,已经没有什么追求权力的野心,不求泰山剑派发扬光大,只求得以保存,不被后世道家子弟所咒骂,因此才苦苦寻宝,寄希望于宝库中的财物,来增强剑派的实力”。

    宋文远嘿嘿一笑,道“文远了然!”

    戊戌老道继续道“老夫承认与将军争斗实属不智,但目前在济南城,至少是现在,你我都不能奈何对方,处于势均力敌的情况,如果公子同意的话,我们可以约定开发宝藏,共同取宝库中的事物,事成之后,只要将军保证泰山剑派的留存,老夫愿唯将军马首是瞻,如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