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防空炮-《决战第三帝国》


    第(1/3)页

    接着布劳恩就加快了试飞工作,两天后进行了一次试飞,这次试飞在前半七十公里已不需要人为操控了,直到七十三公里的时候才小幅调整了一下,然后在两百公里时又调整了一次。

    从这个进度来看,布劳恩所说的“只需要一、两次试飞就可以完成”的说法显然有些夸张,试飞的状况至少要在两百公里内都不需要调整这才能算合格,而越是到后头需要调整的数据就越精细,有时一点幅度都需要反复验证,否则的话,一旦进入批量生产程序大规模生产出来才发现问题那就麻烦了……生产出来的“靶机”全是按不精确的数据加工的,结果每一枚都有问题。

    还有另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就是小批量生产并投入战场,一边发现问题一边改进修正,直到性能满意后才进入大规模批量生产。

    美国在近现代对新装备的研发就是走这种程序,所以他才会将某款先进的装备免费提供给别国使用……比如“毒刺”导弹,自己的部队还没装备就投入阿富汗战场交给阿富汗游击队使用。

    这不是说美国大公无私,而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阿富汗战场的需求。

    二是把阿富汗游击队当作实验的小白鼠,在实战中发现“毒刺”有哪些不足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等它完全成熟之后再大批量生产装备自己的部队。

    显然,“靶机”或许也要走这条路,原因倒不是说完善,而是战场需求太迫切了。

    进一步修改了数据,隔了两天又进行了另一次试飞。

    试飞进行到现在,布劳恩和康拉德已经不再像第一次那么紧张了。

    当然,轻松的还有汉娜。

    或许是因为多飞几次有了经验,又或者是潜望镜起了作用,汉娜现在对“靶子”已经是驾轻就熟。

    对此汉娜还对秦川表示感谢:“潜望镜的想法真的很棒,上尉!它让‘靶机’更像飞机了,这几乎可以说是救了我的命!”

    秦川只想说,布劳恩要是还想赌的话,能否也算上秦川的一份。

    这天的试飞,秦川早早就带人到沙漠中去布置跟踪点……布劳恩和康拉德上校已经不再出营跟踪了,这实际上也没多大意义,“靶机”哧溜一下在22分钟内就飞到200公里外,时速几十公里的吉普车能追到什么,就算汉娜有什么危险也无能为力。

    所以,布劳恩和康拉德上校就专心负责营地里“靶机”的准备工作,营地外的跟踪点及汉娜的安全就由秦川负责。

    基于之前的经验,秦川主要将跟踪点设置在一百公里到两百五十公里的路段。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