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王老太是个没啥见识,只会窝里横的农村老太太。 郑读三两句话就把她吓得心慌意乱,方寸大乱。 她抖着嘴唇,“不能够!肖知青不能够这样吧?” “事情闹出来,她的名声也毁了呀!” 郑读见王老太还不愿松口,赶忙加大马力:“妈,您忘了隔壁生产大队的那个会计儿子?” 王老太心头巨颤。 她当然记得, 那孩子可是他们十里八乡第一也是唯一一个吃了花生米的人哪。 “妈,知青们都是城里来的,他们跟村子里的人不一样!” 其实,这个年代,女人被束缚得厉害,城里和农村的姑娘都差不许多。 但,这并不妨碍郑读用“城乡观念差距”来哄骗老娘。 “那、那也不能分家啊!” 王老太还是不情愿。 不过,当她说出这句话的时候, 已经在考虑分家的问题了。 她只是不甘心,还存有幻想。 “钱!对,不就是钱嘛。我有!” 王老太情急之下,忽的想到了这些,赶忙说道:“还有你大哥,他、他不会不管你的!” “当初你爹走的时候,死活都不肯闭眼,还是你大哥跪着说,会好好照顾你,你爹才合上了眼睛!” 呃,郑读略无奈。 郑木匠临终前,原主就在近前。 郑木匠确实说了类似的话,不过老爷子是说让郑渔好好照顾三个弟弟。 还让其他三个儿子好好听长兄的话,兄弟四个相互扶持, 相互依靠。 王老太偏心郑读,再者老二、老三都不在郑家村,她便直接将被照顾的对象换成了郑读一个人。 至于什么“相互扶持”,呵呵, 凭什么? 郑渔是老大,长兄如父,他照顾小弟不是应当应分的嘛。 “妈!我都说了,大哥不只是我的大哥,他还是别人的丈夫,别人的爸爸!” “还有,一旦肖知青把事情闹出来,大嫂会乐意?” “她早就想分家了,定会趁着这个时候大闹一场。” 而耍流氓这种事儿,家里人捂着藏着还来不及,万一被闹开,假的都能变成真的。 “她敢!还反了她!她要敢胡闹,我就把她休回娘家!” 王老太一听儿子提到了宋春红,愤怒压过了恐惧。 她狠狠的说着,表情更是霸道无比。 “妈,现在都是新社会了,不兴休妻那一套,您当着我面说不要紧, 可千万别往外头说!” 郑读赶忙提醒老娘。 这两年虽然不像前几年那般疯狂。 但小心无大错。 郑读只是想哄着老娘分家,可不想节外生枝,闹出其他的乱子! “不说大哥和大嫂结婚十几年, 他们夫妻感情深厚,只说大嫂生了四个孩子,大哥就不可能轻易离婚!” 郑读耐心的劝说着。 郑棋那小子重生归来,本就想用离婚来“警醒”郑渔。 如果王老太不收敛,反而咄咄逼人的吵着要把宋春红休回娘家。 呵,你说郑棋是将计就计,还是会趁机发难? 郑读可不想来个“歪打正着”,给郑棋做助攻。 “那、那——” 王老太说一句,被郑读驳回一句,她彻底没了主意。 老太太又怕又气,脑袋里更是乱糟糟的一团。 “妈,还是分家吧,远香近臭,大哥也不用总夹在中间为难!” 郑读见王老太一脸灰败,便知道她已经被自己说服了,只是还存着一丝不甘心,不愿意松口。 他伸手拉住老太太的手,轻声说道,“妈,我知道您担心我,怕我分了家,没了大哥照拂就会饿肚子!” “但,我也是您的儿子,还是最聪明的那个,难道我还不如大哥?” “您放心,我一定会活出个样子来,让所有人都知道,您没有白疼我!” “……大家都会羡慕您有个好儿子!” 最后两句话,终于触动了王老太的心。 这些年,她一直都偏心小儿子。 老三闹腾的时候,情急之下还曾经喊出“合着您就老四一个儿子?我倒要看看这么一个又懒又馋的小混账,您将来能不能指望得上”的话。 就是亲戚以及村民们,嘴上或许不会说得这般直白,可都在暗地里看她的笑话。 说她太偏心小的,伤了三个儿子甚至是孙子的心,将来有她吃苦的时候! 王老太嘴硬不肯承认,心里却有些担心。 所以在宋春红闹着回娘家的时候,她没有大吵大闹。 要是任由她的脾气,她甚至都不会允许让郑渔把宋春红接回来! 呸!一个做媳妇的,还敢拿回娘家来威胁男人和婆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