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冯师傅对于母亲的判断,其实是存在了偏差! 意识到这种可能,永承帝心底又生出了些许期望。 而他不知不觉间,对于冯师傅这个最信赖的智囊,竟生出了些许质疑。 冯师傅许是真的老了,或者是老妻的死,让他变得不再像过去那般睿智。 啧啧,连何太后这么一个女人都没有彻底看透,他啊,早已不再是曾经天下闻名的第一谋士! 冯寿:……好吧,您高兴就好! 冯寿不知道是早就打定主意要好好磨砺一下小皇帝,还是真的有些心累,对于永承帝投过来的质疑眼神,他置若罔闻。 皇帝选定了定国公陶家的女儿做皇后! 这绝对是京城近年来最大的新闻。 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大家都在热切的讨论、关注。 坊间其他的流言,全都被压了下去。 郑念儿以及郑家人,真是不知道该失望,还是该高兴! 有了这则大新闻,王明启再跑来郑家上演求亲大戏,都没有多少人围观了。 王明启顺势就销声匿迹,不知跑去了哪里。 京中的吃瓜群众们,也仿佛忘了郑念儿曾经的遭遇,没再继续对郑念儿指指点点。 再过个几日,郑念儿即便回到京城,估计也不会再受到流言的攻击。 单单从这方面来说,郑念儿和郑家上下都该高兴。 但,皇帝终于要大婚了啊。 而结婚的对象,却不是他们家念儿。 慢说胡氏这样汲汲营营、满心算计的人了,就是老实憨厚如郑有粮,也是有些失落。 皇后啊! 自家女儿要是成了中宫之主,他们郑家就能获封承恩公。 从伯爵到公爵,虽然看着好像只是提升了两级,但事实上,绝对是他们郑家阶级的跨越。 郑家的伯爵是如何来的,别说郑家人自己了,就是世人都知道。 无非就是郑家主母是皇帝的奶娘,皇帝为了让奶娘体面些,这才给了郑家恩赏。 说到底,郑家始终都是皇家的奴婢! 真正的权贵不接纳,就是寻常百姓,也都拿着郑家当笑话。 否则,之前王明启来郑家胡闹,周围的百姓们,也不会那般肆无忌惮的围观、嘲讽。 可若是郑家成了承恩公,情况就不一样了。 他们郑家不再是奴婢,而是成了皇家的姻亲。 虽然还是“靠女人”,但外戚总比奴婢强太多啊。 郑有粮老实,但他不傻,他骨子里也十分渴望郑家能够改换门庭,能够光宗耀祖! 可惜啊—— “……陛下娶了陶家女也好!” 胡氏到底是见过世面的皇帝乳母,经过了短暂的颓废后,她又迅速打点起精神。 她这般对丈夫、儿女们说道:“陶家不比王家,本就是爆发新贵,家中女儿的教养也有限。” 比如那位要嫁给小皇帝的陶幼薇,因为是最小的女儿,也是陶家那位世家女国夫人的唯一血脉,从小就被娇宠。 金尊玉贵的长大,衣食住行简直比皇家公主还要讲究。 如此的宠溺,除了让陶幼薇一身贵气外,也纵得她娇蛮任性。 而小皇帝呢,呵呵,也是个被宠坏的熊孩子。 两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凑在一起,谁都不肯相让,日子注定会过成一地鸡毛。 胡氏作为永承帝的乳母,她最是了解永承帝。 这个孩子啊,就是典型的吃软不吃硬。 在他面前,小白莲远比牡丹花、玫瑰花,更受待见。 如果说受过优等教育的世家名媛王诗玖是高贵的牡丹花,那么备受娇宠的将门虎女陶幼薇就是带刺儿的玫瑰。 这两者,啧啧,都不是永承帝的菜。 胡氏都不用亲眼去见,只是略略一想,就能猜到大婚后,永承帝与“陶皇后”的鸡飞狗跳。 帝后不和,他们家念儿的机会就来了啊。 做不了皇后又怎样,只要永承帝最爱的女人是郑念儿…… 将来念儿当了宠妃,也能惠及娘家。 若是她有了大造化,将来当了太后,啧啧,郑家的富贵,足以绵延三代! 胡氏双眼泛着精光,滔滔不绝的向郑家上下描绘出一副非常美好的画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