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地点:欧洲意·法边境上空。 时间:2007年10月12日星期五早上12点50分。 ... 当时英国正参与研制“多任务战斗机”(mrca),其防空作战型(后来的“狂风”adv)也要求采用具有下射能力的新型中距空空导弹。 于是,英国从1969年开始了对新型中距空空导弹的导引头、引信、自动驾驶仪、电源装置、固体火箭发动机等关键部件的预先研究工作。 1973年7月,“天空闪光”(skyflash)中距空空导弹的研制正式展开。 它以美国当年服役的aim-7e-2为基础,主承包商是英宇航公司(今英宇航系统公司)。 1976~1978年,“天空闪光”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穆古角的美国海军太平洋武器测试中心进行了发射试验,发射22次,有20次命中靶机(直接或间接命中)。 1978年导弹交付,次年形成了作战能力。 “天空闪光”尺寸3,660×203×1,020毫米(弹长×弹体直径×弹翼翼展),发射重量195千克。 尺寸、布局、重量都和aim-7e-2相同实际上该导弹直接采用了aim-7e-2的后弹体及其内装的液压控制舵机、战斗部和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等部件。 除了全新的导引头和引信,“天空闪光”还采用了新的全固态自动驾驶仪。 “天空闪光”的连续杆战斗部重约32千克(其中爆炸装药重量9千克),有216根钢条连续杆,爆炸生成的破片平均飞散速度超过1,400米秒,对飞机的有效杀伤半径为12~15米。 采用的mk38mod4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重65.5千克,其中推进剂占42.73千克。 导弹最小射程1,000米,最大迎头射程29千米,最大飞行速度马赫数3,低空最大横向机动过载30g,都和aim-7e-2相当。 性能数据如下: 战斗部重:32千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