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7.缺了一块-《最终诊断》
第(2/3)页
祁镜话说了一半,不过在场的几位都很清楚他的意思:“无非就是那儿的专职医护。”
“我们当初也想到过,特地在查重监室的时候,把出入的人员也都查了一遍。”时穗从文件夹里抽出了好几份检查报告递了过去,“整整两个月时间里,我们对重监室的医护前后做了一次重大的人员调整,还有四次完备的传染病学检查,并没有发现能引起严重呼吸道感染的病菌。”
“携带的物品呢?”
“进重监室尤其是新生儿重监室是没法带外来物的。”急诊主任说道,“十多年前这儿也出现过院感,就是在重监室。因为范围波及太广,又难以处理,最后我们还是联系了外院的专家组才把它扑灭。做了深刻检讨和讨论过后,我们才定下了这个规矩。”
“外院专家?明海的还是上京的?”
“是米国,我们和米国南加州的一所儿科医院有人员上的联系,经常有学术上的交流。”时穗介绍道,“那时候对方特地派了一队专家组过来,大概有五六个人吧,都是专研儿科感染的专家。”
祁镜轻轻点了点头,这在追赶米国技术的国内并不少见。有些是医学院牵头,有些则是医院自己来找关系。有了人员交流,临床上的技术交流也就简单了。
当然交流有对等也有不对等的,以市西儿科医院的规模,不对等的可能性更大些。
至于是送钱还是送人,亦或是输送了其他利益,祁镜就管不着了,他现在脑子里想的只有那五个孩子:“既然做的检查全都是阴性的,两间重监室之间又隔了堵墙,我觉得有必要在院感上打个问号。”
简单把五个具有肺部感染的孩子摞在一起,直接按一个院感的名号,实在有些牵强。更何况,几人发病相隔时间都很长,但感染的人数实在少得可怜。
“我们也不想的......”时穗诉苦道,“可就在前几天,几个病人的家属抱团了,昨天又出来了个艾滋病儿,5个孩子的家属团队,总共8名原告,找上了丹阳最好的医学律师。”
说到了律师,祁镜看了看一旁的陆子珊。
陆子珊说道:“对方也是乔老师的老对手了,手段确实厉害,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找出了好几处医院方的软肋,逼着我们和解。”
从文件上来看,对方律师把市西儿科医院吃得死死的。
不仅为数两人的皮肤红斑现在增加到了第三人,这一特殊症状成为了院感的特殊标致。他还死死咬住两间重监室之间的联通大门,强调很这就是医护人员防护措施不到位才造成的感染。
黄兴桦看着材料,还是希望从艾滋病患儿这里打开突破口:“其实艾滋病的皮肤红斑很常见,除了一般的真菌感染外,还有常见的kaposi肉瘤。”
陆子珊摇摇头,马上罗列出了对方针对这个鉴别诊断的反驳观点:“对方儿科官司没少打,对艾滋病也很了解。这份文件最后就有一份详细的数据,证明艾滋病患儿得kaposi肉瘤的几率非常非常低。”
“那也不至于吧。”
“可一旦结合五个孩子的血象,完全不符合kaposi肉瘤经疱疹病毒感染的情况。”
黄兴桦挠了挠头,脑子有些乱:“对,kaposi肉瘤是病毒感染,和这份血象不符。对方倒是挺细致的,一环扣着一环,生生把这五个病例打成了院感。”
“所以这次让黄所长来,就是想确定一下到底是不是院感。”
“今天这场也可以算是和解与否的关键会议了?”
“确实。”
这也是乔莉希望黄兴桦参与的原因,祁镜说到底还是太小了,就算身上有那么多病例压身,可终究敌不过疾控中心所长的名头。
放在法庭上,名号可是实打实的重要资本,比所做过的事儿重要得多。
“从症状上来看,这些孩子确实是院感。”黄兴桦总觉得手里这些病例有点奇怪,却怎么都说不上来具体怪在哪儿,“但要从时间分布上来说,我觉得又不像。”
陆子珊在乔莉身边工作了近两年,悟性和工作能力都不错,现在已经非常清楚法庭上医疗官司的发展走向。在必须判断对错的情况下,遇到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那极大概率就是错的。
“那就是院感了。”她叹了口气,看向一旁的时穗和急诊主任,“看来要和解了。”
“和解......”
如果病人数量不多的话,和解其实也没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