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有是有,但是没必要-《最终诊断》


    第(1/3)页

    林志行虽说是副高,但这只是他十多年前留下的职称。如果肯回国,以他的资历早就是一科的大主任了,不会比在场任何一个人差。要是再压上这么多年国外工作的经历,单论援非医疗任务上的贡献,恐怕没人能和他相比。

    所以在视频交流时,黄兴桦难得谦恭了一把,台下众位主任教授也都很自然地把他的职称拉到了和自己平级的高度。

    祁镜只是个住院小医生,这么说话确实有些不妥。

    当然,要是撇开这层上下级医生的关系,换个医患角度,祁镜的说辞其实没有错,也说出了台下列位的心声。

    遇到救治上的困难就轻言放弃的做法,说好听点叫不占医疗资源,节约时间成本。说难听点,那就是单纯地对医生救治成功率的不信任,对病痛妥协。至少站在会诊医生的角度来看,林志行作为病人是不合格的。

    在临床干过的医生都会时不时遇见这种病人,每当见时都会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总想要把他们骂醒。

    其实祁镜对于这种病人早就见怪不怪了,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要在平时,爱治不治,他还省心了。可面前却是一位和死神奋战了数十载的主任医生,自己的同僚。看着他向死神投怀送抱,祁镜心里不是个滋味儿。

    林志行听着这句话,总觉得有种被人讽刺的意味。但在非洲工作那么多年,早就磨掉了他以前在国内培养的那股傲气,整个人都显得异常平和。他看了眼广角摄像角落里的年轻人,扶了把眼镜,然后问向了一旁的黄兴桦:

    “刚才说话的这位是......”

    “这孩子叫祁镜,建议把离心浓集改成厚薄血膜片的其实是他。”黄兴桦笑着介绍道,“要说在寄生虫方面,他比在坐的各位都要强。”

    “哦?”林志行的惊讶中还透着一丝笑容,“竟然有人能让黄教授夸成这样?那三道题......”

    黄兴桦点点头:“你给的三道题,他全答对了。”

    “全对?这......”就算镇定如林志行,也忍不住暗暗吃了一惊,“这可是我十多年非洲行医的经验,黄教授在题目的设计上也很巧妙,甚至还做了些小改动。能答对一题就已经很不错了,三题全对?”

    “嗯,全对,几乎没有错漏。”黄兴桦再一次肯定了祁镜的能力。

    林志行不解:“这位祁医生看着很年轻,难道小时候去过非洲?”

    “我妈去过。”祁镜抢在黄兴桦之前答了一句,“我强不强不重要,现在重要的是你身体里的那些虫子。”

    林志行点点头,长舒了口气,跟着把对话的重点放在了丝虫鉴别上:“萨拉刚做的吉萨姆染色失败了,我估计是染色剂出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做鉴别?”

    祁镜说道:“染不上色也不一定是染色剂的问题,这应该是微丝蚴自带鞘膜,阻隔了染色剂进入体内。”

    “我当然知道鞘膜可以阻断染色剂。”

    林志行马上反驳道:“可是早上做离心浓集的时候,用的吉萨姆染色却是能染上的。因为上次染色比较模糊,所以萨拉这次特意换用了新的染色剂,就是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谁知最后会弄成这样......”

    染色剂是很普通的化工产品,一般混过实验室的自己就能制备。

    在国内,染色剂染不上色是基本不可能发生的问题。但在现在林志行在非洲,工业能力极其落后,各项产品几乎都是靠进口。数量短缺不说,长时间运输就有可能出现意外。

    也实在是当地出了太多的问题,逼着人往最坏的结果去想。

    没有成像技术的老式显微镜、随便就用坏了的高倍镜头、缺乏足够的寄生虫抗体检测......现在轮到了染色剂,似乎听上去也没有什么不妥。

    “可这是新来的染色剂吧?怎么就坏了?”

    “是啊,染色剂出问题无非影响染色效果,没听说过会造成失效的。”

    祁镜叹了口气:“制备吉萨姆需要甲醇,沸点只有60多度,又兼具了挥发性和强吸水性,确实稳定性不足。不过非洲最高气温记录也没超过60,而且现在也不是雨季,空气干得不行,我觉得染色剂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听了祁镜的解释,林志行也觉得有点道理,连忙问道:“那是什么问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