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秋天-《回到明末建工业》


    第(1/3)页

    “小世子?”

    陆庄沉定了很久,才终于反应过来。

    心中全然被喜悦占据。

    吕不川在一旁得意洋洋,说道:“殿下,我就说了,咱们国内,有祥瑞!”

    接下来趁着这股喜庆劲。

    吕不川又张开了大口,对闻讯过来恭贺的人,说得是有板有眼。

    什么天降祥瑞云云......

    不管是不是巧合,但这样的说词,显然是对王国稳定有利的。

    陆舟可没想那么多,只更在意的是归途,于是说道:

    “秋天牧民开始迁徙牧场,咱们也该回去了......”

    ......

    ......

    远北。

    一片无垠广阔的土地上。

    漫地枯黄。

    秋风吹动了树上的最后几片叶子,滚落在草地上,不断的翻动着。

    陆庄上下,还在为入冬的事情筹备着。

    远处有马铃,叮当叮当的响动声,车上是满打回来的谷物。

    温克部落,骑在马背上的人。

    不断抽打着一旁牲口,将满载的黑麦、土豆,运送到前方的城池里。

    城墙周边,有许多交易的市坊,留在远北的沙陀部人,似乎觉醒了新的能力。

    他们依托着能够自由出入陆庄的权利,在城外营地上,搭建起了摊位帐篷,这让原本城墙的周围,形成了一个个狭小街道。

    沙陀人的先祖本来就是善于行商的民族,总能挑选出让牧民喜欢花大价钱购买的物件。

    而草原上,能有自己财产的人是很少的,大部分流入的还是毛皮。

    哪怕现在统一了国制,只有少部分领主才能有一些金银等首饰。

    陆舟为了刺激劳动生产,有意控制部分物资的流放,只在军队中不限供应。

    并且象征性的税收制度也建立起来了。

    毕竟,如果长时间给予的结果,只会带来最后的动乱,整个国家还是要能独立运转起来的。

    这些都是为了刺激经济、生产和人口的活力,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陆庄周围的发展已经趋于稳定。

    具体的表现,是有部分不单光靠着土地吃饭的牧民定居在这里,他们从北面更远的林地中走了出来。

    在周围的矿场上寻找了工作,保证一年四季不受挨饿。

    因为有工厂,就有了基本资b主义的苗头,形成雇佣形式必不可少。

    在生产过程的边缘,也需要一定的廉价劳动力。

    现在陆庄内的汉人,还没有往更北面的白令海峡方位探索,可是在这两年的影响下,仅在陆庄的城外,就能接触到许多北西伯利亚的消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