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尤其,费仲、尤浑二人皆是一把交际好手,即便不能够如苏秦、张仪一般合纵连横,但,他们却也有着他们的特长!” “以他们各自的隐忍,还有故作贪婪,其实,亦是可以办成许多苏秦、张仪所不能办成的事情。” 叙述之间。 李承乾笑了。 这波。 孙武还真是有心了。 费仲、尤浑,的确如他所言,也是有着各自能耐的。 况且,作为春秋前的存在,某种意义上来讲。 还是可能拥有着一些隐性属性来着。 李承乾很期待。 尤其一点,很重要。 正如孙武所言。 这一世。 无论是费仲还是尤浑,都不过是故作贪婪而已。 李承乾绝对可以放心他们两人去施为。 “不过,朕觉得,费仲、尤浑二人,还是先排除吧。” 良久。 李承乾也是思考了许久。 在继南华老仙之后,亦是将费仲、尤浑二人给排除在外。 因为。 在李承乾的心目之中。 这礼部尚书一职,还是需要正气凛然一点的好。 因此,不管是于才能上,还是正气凛然这两点上。 苏秦、张仪都是比费仲、尤浑要合适许多。 至于庞德公和水镜先生。 这两位。 前世可都是世外高人一般的存在。 实话实说。 李承乾还真是没有想好。 这一世。 到底要不要将这两人引入仕途。 因为。 李承乾也不确定。 他们一定就能够做得很好。 毕竟。 前世隐世高人一般的存在,经验这一方面,可就很是难说了。 “也好。” 李承乾话音刚落。 孙武也似乎是松了一口气一般。 他是出于公心,才道出了费仲、尤浑二人的姓名。 可要说,他有多喜欢这两人。 却是够呛。 说难听点。 他不厌恶费仲、尤浑就不错了。 “这样,苏秦、张仪、庞德公、水镜先生,你们两位都给朕一个明确答复,你们更倾向于谁!” 深深地凝视着孙武与韩非,李承乾这次,算是问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 四选一啊! 反正李承乾自觉是很难做出决断。 他现在,需要人来帮助他决断。 李承乾现在是这么想的。 孙武与韩非,一人只能说一个名字。 那么,四人最多留存两人。 李承乾接下来,只需要二选一,就足够了。 这样一来,也能够让李承乾的选择困难症舒服很多。 “这?” 李承乾话音落下。 一时间。 无论是韩非还是孙武,皆是一阵眉头皱起。 这,他们一时半会,也是无法做出最佳判断啊。 很快,便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两人心下,各自兴许万千。 同时,李承乾亦是双拳松了又握,握了又松。 显示着其心中的不平静。 不得不说。 这大概,说得就应该是幸福的烦恼了吧? 李承乾自己现在都有点拿不定主意。 四人之中,挑选出谁来好了。 “神主,微臣已经做出选择了。” “微臣想要推荐苏秦,苏子!” 良久之后,韩非率先打破寂静。 他推荐的最终人选是苏秦! “哦?” 李承乾嘴角忽地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勾勒。 他倒是有些奇怪了。 明明韩非后面推荐的三人是南华老仙、水镜先生还有庞德公。 为何。 他最终推荐的却是苏秦? 有点意思啊! “神主,微臣也已经做出了选择!” “微臣最终想要推荐的是,水镜先生!” 嗯? 这一刻! 李承乾不觉有种惊爆眼球之感。 他都已经有点不知道说啥好了。 要知道。 孙武推荐的四人之中,可是不包括水镜先生啊! 没想到。 到得最后。 这孙武的最终选择,居然会是水镜先生。 同样,很有意思啊! “都说说你们的理由。” 李承乾没有立刻做出决断,而是对着两人出声之间,试图通过两人的回复,再经过自己的思考。 从而到最后,再做出相应的决断为好。 “韩非,就你先说吧。” 望了一眼韩非,李承乾便是打算先听听韩非怎么说。 “诺!” 韩非躬身应喏之间道:“神主,微臣是觉得,单纯以外交之道上考虑,苏子与张子,都是不世出的大才。” “但,于这两者之间,微臣更喜欢苏子,仅此而已!” “至于庞德公与水镜先生,微臣只知道两人才德之高,世所罕见,可,这两位,说到底,可能经验上未必足够,未必能够在礼部尚书的职位上,做得比苏秦、张仪两人好。” “也因此,微臣宁可,更加相信苏子一点!” “所以,微臣力荐,希望神主可以考虑,任用苏秦为吾大唐礼部尚书!” 一番话。 条理清晰。 李承乾也是瞬间便明悟了韩非的意思。 微微额首。 李承乾脑海之中也在不断思索着。 “孙武,你也说一说。” “遵命!” 闻言之后,孙武紧随着出声道:“苏子与张子,皆是一等一的外交大才,这不可否认!” “不过嘛,这两天,我却是与水镜先生聊过。” “言谈之间,微臣发现,水镜先生的外交之才,可能还要胜过苏秦、张仪!” “另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水镜先生,是个全才,内政、军事,无所不通!” “是故,微臣觉得,水镜先生,更为合适!” “还有,关于庞德公,微臣虽然没有见过。” “但,水镜先生曾言,他与庞德公,不分上下,言谈之间,虽然刻意保持淡然。” “微臣还是能够品出点味来,只怕,庞德公还是不及水镜先生!” “综上所述,微臣就是觉得,水镜先生,最合适!” 一连串的叙述下来。 李承乾手指关节不断敲击着桌案间,内心里,也在思考。 他的心中。 并不平静! 韩非推荐苏秦,李承乾能够想通! 毕竟。 韩非后来推荐的三人,是补充。 也许一开始韩非就是最钟意苏秦呢? 然而。 孙武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他明明推荐的人选之中,没有水镜先生啊。 可偏偏,他最终的推荐人选,又是水镜先生? 这其中,听起来,就觉得很不可思议。 尤其是孙武这一番叙述之下。 明显是非常看好水镜先生的。 可他一开始,明明就没有推荐水镜先生啊? 明明看好水镜先生,却又不主动率先推荐。 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一时间。 反正李承乾自觉是没有看懂。 “孙武,说说,既然你这么看好水镜先生,那为何一开始却又没有推荐水镜先生呢?” 想到就问。 这里一共也就君臣三人。 李承乾也就根本不需要任何避讳了。 “回神主。” “主要是,一开始,微臣就在纠结,水镜先生,毕竟曾经是隐士一般的存在,他能否当好礼部尚书,这是微臣一直以来的疑惑。” “可,直到韩非选择推荐水镜先生。” “微臣这才下定决心。” “既然韩非都相信水镜先生,那么,微臣知晓水镜先生之才,又为何不能相信水镜先生呢?” 说到这里。 孙武便是不由得停顿了下来。 他相信。 接下来。 他所要表达的东西。 李承乾应该已经彻底明白。 他也是没必要去考虑那么多事情了。 一切听凭李承乾最终决断便是。 反正。 一直以来。 他所要做的事情。 无非就是推荐人选! 决断权,从来就不在他。 而在于李承乾! 是故。 他只要将心中所想,完美的表达出来即可。 剩下的。 他相信。 也知道。 李承乾作为神主,自然是会有自己的考量在的。 “嗯,朕明白了。” 微微额首。 无需继续多言。 李承乾已经彻底明白了一切。 无非就是一开始。 孙武也有些摇摆不定。 因为韩非的推荐,反倒是坚定了孙武的信念。 这其中的种种。 听起来。 可还真是挺有趣的哦。 “既然如此,朕最终的决定。” “礼部尚书,便由水镜先生来担任吧!” “朕,相信,他能够做好!” 正如李承乾最终所言! 一切。 只因为他相信! 水镜先生! 这位,可是神化状态出世的存在! 足足九星半的潜力值。 整个大唐。 少有人杰可以与之媲美。 如果说。 他的才能能够完全发挥出来。 李承乾相信。 这水镜先生担任礼部尚书,一定会比苏秦、张仪等人,要更加合适得多。 这一点,毋庸置疑。 李承乾心中,亦是无比之确信。 “好,既然神主愿意相信。” “那么吾等自当也是相信水镜先生。” 说到底,水镜先生,最终还是孙武所举荐的。 因而。 孙武也是率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嗯,水镜先生担任礼部尚书一职,微臣也赞同!” 这时。 韩非也是自然选择无条件同意。 不是因为李承乾作为神主应该至高无上,一言而决! 毕竟。 在大唐,李承乾虽然一言九鼎。 但,若是有错。 一众人杰也是可以提出来的,李承乾也是从未有过怪罪之念。 最为关键的乃是。 韩非也愿意相信水镜先生的才华。 也是如同李承乾心中所想一般。 怎么说。 水镜先生也是盖世妖孽级的存在。 若是当真能够完美的将其聪明才智发挥出来。 一个礼部尚书之职,他定然能够做得很好! “嗯,礼部尚书,水镜先生司马徽,就这么定下了!” 李承乾又是悄然额首道。 “接下来,就是礼部的左右侍郎了。” “你们都给朕考虑一下人选,哪些人担任,最为合适?” 礼部尚书既然已经定下。 剩下的就是要尽快敲定礼部左右侍郎两个职位了。 “神主,田丰之前一直担任的礼部尚书一职。” “其为人向来正值可靠,不若,便由其担任礼部左侍郎一职好了。” 很快。 韩非便是举荐道。 “可以。” 孙武也是表示同意。 “行!” 李承乾同样没有任何问题。 说起来。 田丰担任礼部尚书期间,也一直没有犯任何错误。 无缘无故就给别人撸了下来。 再给田丰保留一个礼部左侍郎,也是应该。 况且,以田丰之才,当一个礼部左侍郎,也是足够。 就这样,礼部左侍郎一职,很快便是确定了下来。 就是田丰! “还有礼部右侍郎。” 你们说说,给谁担任比较好。 “微臣推荐张昭!” 这次,是孙武出声推荐的。 张昭? 若不是孙武提醒。 李承乾都有些忘记这个人了。 说起来,这个人,昔年,也算是江东的支柱了。 孙策临终前有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由此可见张昭的内政才能。 并且。 这里面还要考虑到一点。 田丰只是一流人杰。 而礼部左侍郎又比吏部右侍郎高出一点。 若是礼部右侍郎弄个一流之上的人杰,却是很不好的。 如此一来。 礼部右侍郎,只能是在一流人杰、二流人杰之中考虑。 而,在这之中,张昭无疑算是那个最为合适的人选了。 “微臣也同意任用张昭。” 韩非想了一圈。 想来想去。 还是觉得。 没人比张昭更合适了。 “那就张昭好了。” “礼部右侍郎,张昭!” 郑重确认之后。 李承乾亦是长舒一口气。 不管怎么说。 这波。 也算是有了一半的进程了。 嗯。 对于大唐文官体系来说。 远没有达到一半。 但,大唐六部。 至此,也算是有了一半! 吏部、户部、礼部,共计九大官职,都已经重新确定人选! 不多时。 神主龙榜之上。 亦是多出了三个名字! 礼部尚书:水镜先生司马徽! 礼部左侍郎:田丰! 礼部右侍郎:张昭! 其中,水镜先生,被李承乾挂了一个蜀汉军团军师的虚职,品级高达正一品! 而田丰和张昭,则都只是从三品。 “好了,礼部、吏部,户部,都已经确定。” “咱们接下来,要讨论的就是兵部了!” 兵部,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 源于三国魏五兵制。 曹魏始置五兵(中、外、骑、别、都)尚书,另有有关军事的驾部、车部、库部等曹。 各曹设郎。 隋始合为兵部,以尚书为主官,侍郎为次官。 迄至清末,历代沿袭,职权则不尽相同。 宋、辽、金、元兵部不辖兵政。 明代兵部尚书号为“本兵“,权最重,凡武卫官军选授简练,均为其掌。 清光绪三十二,废兵部,改设陆军部。 简而言之。 也是最为简单粗暴的说法! 整个大唐兵部,所执掌的,就是兵权! 至高无上的兵权! 有关军队兵器等等与军队有关之事,几乎都是由兵部主管! “兵部尚书一职,微臣觉得无需变动!” “微臣也觉得无需变动!” 李承乾话音刚落。 韩非、孙武便是齐齐出声道。 嗯? 李承乾双眸微微闪烁之间。 也是瞬间明白的二人为何会如此。 大唐兵部尚书。 一直以来,都是由王阳明担任。 这位心学大儒。 亦是一个兵道大才。 文武双全。 又是早已晋升盖世妖孽。 可以说。 纵观下来。 似乎。 整个大唐,比王阳明有资格担任兵部尚书的人,可不多了! 尤其是,王阳明之前还一直担任的都是兵部尚书。 更是李承乾最早期看好的人杰之一。 其资历之高,整个大唐更是少有人能够媲美。 这么一说。 便是更加坚实了王阳明的地位。 亦是正如韩非、孙武二人所言。 王阳明一直担任兵部尚书一职。 他的官职。 不需要有变化。 兵部尚书一职。 还由其担任。 挺好的。 “好,兵部尚书,就仍旧由王阳明担任。” 对于这兵部尚书一职,属实没有什么可考虑,争议的。 李承乾也便是顺水推舟的出声道。 “好了,接下来,你们就来给朕好好说说这兵部左右侍郎吧。” 微微摆了摆手。 李承乾继续出声道。 兵部左右侍郎的位置,可一直一来都是处于空缺状态。 这波。 李承乾倒是要真正将其好生完善一番。 “兵部左侍郎,微臣推荐郭嘉!” “兵部右侍郎,微臣推荐贾诩!” 再接着。 仿佛商量好的一般。 韩非、孙武相继出声之间,便是各自推荐了一人。 分别担任兵部左侍郎与右侍郎! 哦? 嘴角微微勾勒。 李承乾笑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