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封爵前奏-《雄起北亚》
第(2/3)页
“高兴,怎么会不高兴!这些称赞里,教育司定然也是出了不少力的吧?”兀鲁图斯回过神来,轻柔的抚摸着卓雅的秀发。
民间的舆论虽然被《大明日报》所主导,但教育司的影响也是不能小视的。在那些学堂里,忠君爱国的想法经过持续不断的熏陶,已经扎进了很多学生们的骨子里。
而他们回到家里又会影响到身边的人,使得更多人受忠君爱国思想的影响。
“能为大王尽一份绵薄之力,是奴的心意。那县公的爵位,实在受之不起。”卓雅情深意切的说着, 故意用手挠了捞敏感的地方。
此次大明新年的重头戏, 就是封爵了。
本来这事在建国的时候就该拿定主意的,但当时诸事繁杂,且兀鲁图斯觉着还不到时候,便暂时搁置了这个想法。等到今年新年,战事已经暂告一段落。
且有着汗庭回归的压力在,兀鲁图斯不仅要拉拢底层的民心。这些帮助自己维护统治的文武百官们,也要给点甜头的。按照功绩,从正二品的郡公到从五品的县男逐渐递减。
卓雅的县公,乃是从二品,算得上高位了。
不过目前礼部那边只是拟定出了章程出来,具体的封爵还得兀鲁图斯和枢密院分别过目后才能作数。
因为有相当一批的老臣是非蒙古人出身,但都被封了很高的爵位,所以在名单泄露出去后,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特别是最高的郡公名单中,仅有的两位还包括了一位汉人。在蒙古和那些眼红的非汉人大臣看来,实在有些偏颇。更重要的是,那汉人还是一位文臣。
在以武为尊的大明,军队在明国国内拥有崇高的地位。所以此次封爵,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军方将领。文臣在其中,只占据了一小部分。尽管如此,枢密院左尚书周绍,还是被封为了郡公。
军方的一些军将认为,这是礼部的官员在讨好枢密院,故意打压都督府为首的军将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