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宋使-《雄起北亚》
第(2/3)页
“宣使君大可不必如此危言耸听!国公只是应景而发,当不得误国之大罪。且明人和那漠北的蒙古人同出一源,都是北虏出身。性喜牧牛羊而恶农耕,本是实理,怎就说不得呢?如今那国家也在学汉家礼仪教化,若是听闻国公的话便伤了两国的和气,那也只能说明明国的教化只是沐猴而冠,画虎不成反类犬,徒增笑柄。”副使礼部侍郎真德秀紧跟着就是一片长篇大论的驳斥,说得宣缯黑着一张脸。
他是史弥远的心腹,自家的主子是向来不喜这位济国公的,所以自己也就没必要讨好对方。而真德秀虽不是赵竑的拥垒,但也不喜史弥远把持朝堂,排除异己的行径。
在朝中,就向来进奏史弥远的擅权,弄得史弥远也是对其恨得咬牙。
“真侍郎真是巧言善辩。等到了登州,若能在明国殿下跟前也能如此巧言善辩,且还能将山东之地拿回来,那就真是大功一件了。”宣缯讽刺着,懒得再和真德秀他们待在同一驾马车。便沉着脸向赵竑告辞一声,下车换了另一辆车前行。
“真侍郎,你不该如此得罪宣使君的。”赵竑面显苦涩道。
谷鼁
“殿下,此人攀附史相,即便不得罪,也不会与我等为善的。”真德秀提醒着赵竑注意立场。
在他眼里,喜欢弹琴的赵竑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皇位继承人。性格偏弱,耳根子软,极容易被人蛊惑。而且沉迷于琴技,怎么看都有些不务正业。
只是受忠君体国的思想影响,既然皇上已经做了决定,那再不好,他也不能再多说什么了。况且不务正业还可以学嘛,他相信只要朝廷众正盈朝,即便皇上再不务正业,朝政都不会荒废的。
反而若是碰到了不会作为,还要胡乱作为的君主,那才是朝廷的噩梦。
马车这么前行着,官道又宽又长。等到了海州,他们眼里才出现大片田地的影子。同时又很多百姓拖家带口的沿着官道前行,听路上护送他们的明军将士说,这些人都是准备前往大明内陆的新移民。
由于天色渐晚,他们当天便在海州城内落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