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卧底,开局成为小圣贤庄三当家(3)-《大秦之罗网之言》


    第(3/3)页

    荀子其实是一个相当淡泊名利的人,不然的话,以他的一身通天本领,想要封侯拜相,再简单不过了。

    不说他在七国和江湖上的威望,以及他的一身惊人的内力,以及高超的学术水平,单说他的两个弟子,韩非,李斯,都是天下间一等一的狠角色。

    但相比较那些功名利禄,他更加在意自身的学问,以及自己的一身学问能否被传承下去。

    这样的性格让他在他人的眼中是个脾气“古怪”的老人。

    所以他几乎不怎么在意儒家,亦或者小圣贤庄之内的琐事,也更不会为一些礼法所约束。

    所以在原著中,他甚至可以放下身份,叫一个称呼自己的师侄晚辈为“师公”的人“小友”。

    除了对学术的钻研的热爱,这位老夫子最大的爱好就是教出一个好弟子了。

    当然,很多人其实没有必要被教。

    作为秦时明月中少有的可以和学究天人的鬼谷子并列的名师,他也不是什么人都教的。

    比如小圣贤庄内的很多弟子。

    因为没必要。

    学术这东西,与他最大的爱好围棋一样,十三岁不成国手,终生无望。

    一样的,那些榆木脑袋的上限就摆在那里,天赋注定了他们皓首穷经一辈子,也不可能有什么太大的成就。

    而教导他们,让晚辈来就足够了。

    “师弟,如何?”万章在一边,笑着望向荀子问道。

    “不骄不躁,作为这样一个年轻天骄,还能有这样的沉稳,实在是难得呀。”荀子感慨道,他相当的欣赏田言身上的某些品格,比如谦逊。

    他见过很多的年轻人,无论是年轻时,还是在小圣贤庄的这些年,有多少人有了些天赋便开始得意洋洋,从而让自负和自大毁了自己?

    天才往往比其他人更难认清自己。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