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想到齐磊,就会想到神经病儿。想到神经病儿,就想到自己有多蠢,被他耍的团团转。 这会形成一种应激反应,再遇到这种事儿,只要脑子不进水,就得稳一稳,避免自己再次陷入愚蠢的尴尬境地。 类似于自我保护意识。 但是,张路臣问的不是这个,不是这些表面的东西。 他问的是,齐磊到底利用了哪些学术原理。 “你摧毁了一个刻板印象,你是怎么办到的!?” 此时,齐磊笑了,“张伯伯,别急。” 想了想道:“我没有摧毁一个【刻板印象】,摧毁一个潜意识里的观念太难了,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儿就是一个人试图说服另外一个人。” “我只是重新建立了一个【刻板印象】,把人们原有的刻板印象挡在了后面。” “......” “......” “......”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是一滞。 尤其是那些搞心理学的,搞传播学的,瞪着眼珠子,像是听懂了,又像是没听懂。 “建立.....” “对!”齐磊点头,“摧毁一个【刻板印象】很难,但是,建立一个【刻板印象】却相对容易。” “这个【刻板印象】就是:再遇到类似问题,别让自己犯蠢!” “......” “......” “......” 众人再次窒息,这倒是一个非常新奇的思路。 而齐磊则是严肃起来。 “各位长辈,请你们不要拘泥于这个单一的事件!建立这个刻板印象的方法,其实是不可取的。” “如果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面对公众事件的理性思维,咱们没法把全国人民都嘲讽激怒一遍吧?” “哈!!” 众人一笑,确实是这么回事儿。 齐磊激怒一个学校没什么,可要是把全国都激怒,那他们这个媒体人就不用干了。 庞清方道:“不过,这个思路是对了!我们很难推翻一个刻板印象,但可以建立起另外一个刻板印象来防御。” “防御...”庞清方突然一怔,“防御!!” “守门人?” 看向齐磊,“这不就是网络时代的一种【守门人】方法吗?不是具体的人,而是用理论守门。” 只见齐磊点头,“对的!网络时代的守门人难题,确实可以用思维壁垒来实现一定的防御。” “但是....”话锋一转,“其实,今天这么做,我还有另外一个目的。” 廖凡义抬头,“什么目的?” 齐磊,“我其实是想借这件事,给大伙儿提个醒。” “?????” 齐磊,“大家想过一个问题没有?” “二班事件也好,齐磊事件也罢,都属于小概率事情的信息偏差。” “也就是说,像二班这种侵吞集体财产的事件不常有,像齐磊这种个人污名化事件也不常有。” “可是,万一这些不常见的事件换成普世的,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事件呢?” “万一形成的【刻板印象】破坏力超出想像呢?” 众人疑惑,突然有此一问,大伙儿没反应过来。 齐磊见状,“我来举个例子吧!” “就拿刚刚张伯伯给我举刻板印象的例子来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这是一个两性间的【刻板印象】,那我们做一个延伸推演怎么样?” 此言一出,廖凡义一下就精神了起来,“你说!” 他可是见识过的,齐磊的逻辑推演,很牛叉。 齐磊,“就比如说,一对男女朋友,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而在我国,很多地方民俗是要收彩礼的,对吧?” “这种现象,在农村最普遍,南方的小城镇也有,北方农村也好,数额不一,有的地方要的多,有的地方要的少。” “不过,好在大部分城市的婚姻观没有彩礼一说。这是几十年,国家提倡自由恋爱、勤俭节约、祛除陋习的结果。” 众人点头,不知道齐磊接下来要说什么。 齐磊,“也就是说,现在的普世价值观,大多数人是不提倡彩礼制度的。两个小年轻从恋爱到结婚,大多数也不需要考虑彩礼问题,对吧?” “对啊!” 齐磊,“那么,这算是一个【刻板印象】,对吧?” “如果就当下的民风添加两个条件呢?” “哪两个!?” 齐磊,“第一,国家高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加入城市建设,各省份人口流通总量增大。” “第二,网络高度发达,自媒体和个人信息端口开放。” 众人暗自记下这两个条件,只是还没发现这两个条件有什么关联。 齐磊,“那么问题来了,随着农村人口进城和南方高彩礼地区的人口走向全国各地,会不会把农村和南方一些习俗、生活方式,包括嫁娶习俗,也代入全国的城市?” “这.....”大伙儿略一思考,“会!” “一定会!” 就不说别的,常兰芳马上想到一种情况,假如一个城市小伙儿娶个农村姑娘,必然要按农村的习俗来,这一点大伙儿还是知道的。 很多地方,非常看重嫁娶彩礼的问题,那是一个家庭的脸面。 只闻齐磊继续道:“那么问题又来了,一个四川的穷小伙儿,在家乡是不需要多少彩礼的。可是,要娶一个张嘴就要五十万的姑娘,小伙给不起,分手了,或者闹出了悲剧。” “在网络时代,个人端口开放的情况下,能不能成为热点?” 廖凡义:“能!” 齐磊,“好!!” “一个热点也许是偶发,要是很多个热点呢?会不会形成现象?” “最后会不会演变成,结婚就需要高额彩礼的【刻板印象】?” “人们一提到结婚,第一反应就是简单化的问需要多少彩礼?” 廖凡义:“......” 众人,“!!!!” 齐磊,“别急,这还只是刚刚开始。” “如果,这样的【刻板印象】持续发酵,而我们做为媒体人和社会观念的制定者、掌舵人的反应迟钝了!” “会不会形成更可怕的,比如,没钱或者钱少就娶不上媳妇的【刻板印象】?” “!!!” “!!!” 众人说不出话来了,会!一定会!!这种【刻板印象】不是未来会形成,而是当下的农村已经形成了。 齐磊继续,“如果,在这样的前提下。” “有商家,或者女性代表,把婚姻和房子、车子、票子,这些物质需求绑定,结婚就一定得有房子、车子和票子,这个印象也形成了,又是什么后果?” “如果,结婚之后,面临生育的问题。” “那么婴幼用品食品的商家,还有“私人教育机构”、“海外留学机构”、“贵族教育观念”,这些存在价值利益的资本和个人,甚至干脆雇佣教育家、婴幼儿专家。” “开始鼓吹要精细育儿,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恨不得上初中了还得接送,老师不能打不能骂,学校不能管不能控,还要花大钱培养孩子个人技能,兴趣爱好。” “当这一切发生了,生育变成了一个高成本的、普通人很难负担得起的【刻板印象】!” “也就是提起生育,人们想到的全都是负面情绪,以及高额的支出。” “而像我们这一代,您们那一代那种放养式的、粗犷式育儿成了原罪。” “孩子这个词就得是捧着怕碎了,含着怕化了的【刻板印象】!!!” “会是...什么后果!?” 大伙儿汗都下来了。 常兰芳脱口而出,“日韩的生育危机!” 是的,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那就是导致低生育率的根本原因了。而这些在日韩正在发生。 齐磊继续,“如、果!!” “如果,这个时候,再跳出来一批,高喊女quan,煽动男女对立的呢?” “把女人不是生育机器,男人没钱就是没本事、就不配结婚生子的【刻板印象】建立起来,后果又是什么!?” 常兰芳听到这儿,只觉天旋地转,“你别说了!” 齐磊,“不!!还没完呢!请您让我说完!” “如果!!” “把这些【刻板印象】挑唆成【议程设置】,如果议程的争论不休,使大多数人开始闭嘴,变成了【沉默的螺旋】,让叫嚣着‘普信男’的观点成了主流。” “如果,我们入眼都是这些,都是糟心的抱怨,媒体贩卖的都是焦虑....” “那得有多少个【镜中我】?多少个因镜中的我有缺陷,而造就的极端【个人主义】?” 常兰芳,“......” 这已经不仅仅是传播学问题了,还涉及到经济,以及政策。 此时,齐磊深吸了一口气:“如果.....” “如果从90后、00后开始,就形成了,房子代表贵,结婚代表不自由、代表负担,爱情代表奢望,男人代表大男子主义,女人代表女quan、矫情....” “如果这些【刻板印象】像高墙一样立起起来,我们要怎么去防范?怎么去摧毁?怎么去再建一个【刻板印象】来把它他拦在后面呢?” “那咱们还谈什么幸福感!!” ...... ———————— 齐磊从会议室出来的时候,里面鸦雀无声。 对于这些老专家来说,齐磊“推演”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堪称严峻。 会发生吗? 有可能!因为确实符合逻辑和高速发展的大环境。 然而,只有齐磊明白,他是亲眼见过的。 二十年的高速发展,遗留了大量的社会问题,最后形成了痼疾,想根除都无从下手。 当然,这不怪传媒人,也不怪国家。 我们闷头搞经济,还要抵御外部阻力,已经是身心俱疲。 而且,最主要的是,你根本想不到这些! 没有齐磊这个挂逼,没有人能推断出这么多的社会问题。 所谓自然规律、社会规律,那就是没有规律的规律。 有点像,屁股挨了一脚,却腮帮子疼;左手挨了一刀,右脚后跟在流血。 社会系统是一个庞大、且无限复杂的体系,这里出了问题引发的连锁反应,谁也不知道哪一天会在哪体现出来。 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因为已经超出了能力范围了。 只有齐磊这种重生者才知道,而且必须是搞传播学的,才能注意到这些问题,然后进行防御。 没错,防御! 这些社会问题,在后世已成事实的情况下,难以解决。 可是在发生之前,或者发生的过程中,如果加以干预,很多问题,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就比如,育婴,还有教育成本的问题。 如果能在成为社会普遍认知之前,就加以干预、制止,再配合媒体宣传,就能改变后世的状态。也不至于要花大力度,强制性的关停培训机构等等。 老师管教孩子的问题,如果早发现,早解决,早倡导,也就不会出现老师不敢管的那种尴尬了。 在后世,普通人认为压力大,来自房价,来自结婚难、育儿难,来自市侩的婚前财产要求。 说白了,就是没钱! 可说心里话,真的是这样吗? 很多只是时代发展的盲区,以及商家刻意营造出来的焦虑罢了。 没房就不能结婚?租房就不能过日子吗?不是! 全世界只有中国人把房子看的最重,也只有中国人买房的平均年龄最早。 不给彩礼就不行吗?行! 育儿真的难吗?难!很难!但这却是做为一个人的基本责任。 而这些还真不是需求问题,而是传播学上的社会引导问题。 普通人是无法构架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观念和体系的,需要有人替他们建立一个健康、理性的价值观。 如果【刻板印象】不是没房不能结婚,彩礼不能少,育儿难。 而是,相爱就应该在一起、彩礼可有可无、育儿难但那是身为父母的责任,如果是这样的【刻板印象】.... 如果商家,还有别有用心的,在贩卖焦虑时,传播学可以警觉,即时叫停。 那么,也许在物质上后世不会有什么改变,但在精神上起码可以放松一点。 咱们是一个勤劳的民族,从古到今,靠双手创造世界,工作上的压力真的不叫压力,祖传的抗压。 很多吐槽生活的不如意,也不是真的就是工作累的。而是工作很累,却换不来应有的幸福和快乐。 原因就是,“杂音”太多了。 想像一下: 我喜欢的nike,污蔑我的祖国... 我爱过的姑娘要三十万彩礼,给不起... 我没车没房,感觉混的不好,抬不起头来。 我热爱的城市却没有属于我的一盏灯... 给孩子买奶粉得先查两小时资料,避开三氯氰胺.... 楼下的小饭馆,谁也不知道他用不用地沟油... 股市说崩就崩.... 楼市说涨就涨.... 三十多岁的说,自己一事无成,不如四十岁的活的滋润。 四十岁的说,工作被二十岁的抢了.... 而二十岁的又说,资源都让四十岁的占完了,包括姑娘。 反正,就是罗圈抱怨呗! 然后,八岁在玩手机、十八岁在玩手机,二十八岁、三十八岁还在玩手机! 商人拿你当爷,笑呵呵地哄着你花钱,却不告诉你,这是过度消费。 国家、有良知的为你好,板着脸说教,喝骂你要奋斗,要理性,却被当成了愚民的阴谋。 网上各种傻叉秀着智商。 以上这些可能和你没关系,也可能和你有关系。 可是,不管有没有关系,都在你耳朵里回响,无时无刻不撩拨着神经。 就这种状态...心理素质差一点,再看不通透一点,日子能过舒心才怪! 而以上这些,要么纯粹就是传播学的范畴,要么就是传播学与其它学科的联动,是可以提前预防或者改变的。 这就是传播学的意义,祛除“杂音”!! ...... 从主楼出来,齐磊发现,高一和高三的同学看他的眼神儿都不太对。 愤怒、羞辱什么的,气势还好。 主要是.... 好奇!敬而远之? 怎么说呢?你要说齐磊在二中怎么折腾都不为过,一个学校里的名人,也就那么回事儿。 可是,你要说齐磊写过书,还是大红大紫的《贝尔格莱德之恋》,那就有点.... 遥远了。 对此,齐磊更不在意,哥是那种脸皮薄的人吗? 顶着这样怪异的目光回到旧宿舍楼,上到三楼,就见宋小乐和王学亮在楼梯口的栏杆上趴着。 见了齐磊,搭理都没搭理他。 这倒让齐磊有点奇怪,他们是知道【神经病儿】身份的,顶多不知道齐磊写过书,不至于这样儿吧?都不打招呼了? 他们当没看见,齐磊也当没看见,越过二人,来到十四班门前。 结果,那两位一翻身,正对着十四班门口。 王学亮还左右招招手,喊了两个人。 “钱宏俊!!郭志勇!!出来啊!” “来了!” “哪呢哪呢!” 两人一溜烟从各自班级跑出来,一左一右,陪着宋小乐和王学亮往那一歪,也是见了齐磊不说话。 齐磊皱眉,这俩也有病! 正要推门。 “齐磊!”李沫突然叫住他。 齐磊看过去,就见李沫从一班探出头来,朝齐磊招了招手。 齐磊,“干啥啊?” 李沫,“你来!” 齐磊,“你叫我...还让我过去?” 李沫呲牙,“不方便,来嘛!” 齐磊无语,踱步而去,到了一班门前。 “啥事儿啊?” 却是李沫拿出一个全新的、很精致的日记本儿,“来,给我签个名!” 齐磊,“!!!!”眼珠子没瞪出来。 “哦,你找我签名,还得我过来?” 李沫笑,蹦出一句,“这边安全嘛!” 齐磊没太听懂,也没多想。 可是,李沫这种行为是坚决不能惯着,求我,还得我找你? “改天再说,今天没心情。” 李沫一听,“别啊,签吧签吧!谁知道明天还能不能签?” 齐磊更无语,这都什么乱遭的? 胡乱应付一下,准备回班了。 结果,李沫把日记本儿赶紧送回班,小心放好,又跑到门口,探出头去。 此时,一班、二班、十六班、十七班,四个班门前,也不约而同的出现了一个个脑袋,全都目送齐磊从走廊而过。 那眼神儿,都挺复杂的。 齐磊心里咯噔一声,终于...终于猜到了些什么。 到了十四班门前,有点犹豫了,“我进还是不进呢?” 可是一想,“我是班头儿,我怕啥?” 哐的一脚,把门踹开了,大步而入。 我看谁...... “诶??诶诶!!” .... “有话好说!!我是你们班头儿!” “啊!” .... “揍他娘的!” “打他!” “徐老大发话了,别手软!!” “围好围好,懂不懂什么叫圈踢?” ... “yes!” “吔!!” “漂亮!” “爽!” 十四班门外,伴随着隔门传出来的鸡飞狗跳,李沫、钱宏俊、宋小乐他们,还有各班门口扒门的小伙伴儿们,齐唰唰地猛然握拳,大吼出声。 报应! ...... 。 重要通知!! 明天开始,如果5点更新了,那就是正常的量。 如果5点没更新,那就说明当天有加更,一般晚上十点之后。 咱就不另发单章了。 【月票投币口】 【推荐票投币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