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谭锴-《溯流文艺时代》


    第(2/3)页

    谭锴坐在办公室里,用笔帽点着桌面发呆,而让他发呆的是摆在桌面上的这一叠稿子。

    对于《科幻世界》来说,这份稿子显得有些厚了,他们一般收的就只有短篇小说。

    这叠稿子粗略算下来有近四万字,而最为关键的是,这还只是全文的是八分之一,全文预计三十二万字!

    往常,遇到这种情况,谭锴会把稿子退回去,然后附上一份退稿信,告诉对方不适合。

    但是这次,谭锴犹豫了。

    因为他看到了这篇小说的巨大潜力。

    虽然作者只寄来四万字,甚至连作品大纲都没有寄来,但是仅仅这八分之一的内容已经足以震撼谭锴。

    小说文笔很好,构思很好,节奏很好……但是这些好都不足以让谭锴犹豫,真正让他犹豫的是这四万字里展现的一个别样的近未来世界。

    他从未见过一个作者能把近未来写得这么实在,这么细致,而其中很多天马行空的想象又让人感觉非常合理。

    比如文章中提到的手机、社交网络……这两个东西一看就脱胎于移动电话和计算机网络,但是看起来又好像是不同的东西。

    手机不仅仅能打电话,还能随时随地地发实时电报,甚至还能进行面对面的视频交流。

    在这些东西面前,后面的故事怎么样谭锴已经不关注了。

    他没有办法写退稿信,但是……不写退稿信又怎么办,难道真给人发到杂志上去?

    搞连载么?

    这怎么行,这种强制读者购买的手段可不好用,用得不好本来就风雨飘摇的《科幻世界》直接就死了。

    或者,联系出版社帮忙出单行本?

    哪个出版社愿意?

    谭锴在脑海中把自己能联系到的几个出版社都过了一遍,最后发现自己没有把握说服任何一个出版社。现在科幻小说行情不好是一方面,前些年发生的“精神污染”事件余波未平,没有几个出版社愿意轻易地碰一本国内的科幻小说。

    就在桌面都快被敲了个洞的时候,谭锴像是下定了决心,抓起桌上的稿子走出了办公室,朝着社长杨萧的办公室走去。

    杨萧正在研究这几期的销售数据,再结合国内最近关于科幻文学的新闻,她得出一个结论,华夏科幻正在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