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出了点事-《大唐周国公》
第(2/3)页
白马,白马,白龙马啊。
要知道这是什么时候?李治登基的第一个年头,永徽元年啊。永徽元年意味着什么?那位大唐的高僧,还没有去世。
那位高僧是谁?
全中国人民恐怕就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唐玄奘啊。唐三藏啊,孙悟空他师傅。
虽然说,历史上肯定是没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人。但是这位唐三藏可是活生生的存在的。
这从小就读他的故事,不知道对他已经神往了多久。能够见到真人,无异于就想突然之间可以见到活生生的偶像一样,贺兰敏之能不激动吗?而且他应该就是在长安居住,如果不出意外的情况下,自己去拜访应该可以见到这位大师。
先不说这些神话传说,光是在这个年代,能够走到天竺,爪哇等各地传教,全凭着这一双赤脚。不说别人,贺兰敏之就可以这么说,要是自己,自己死也走不过去,更不要说回来了。
逐渐的平复自己激动地心情,就最近几天,自己一定要打听出他目前在哪个佛寺之中修行。尽早的前去拜访,毕竟自己不是学历史的,对于这些年份并不能够把握的很清楚,万一去晚了,他老人家不知道什么时候过世了。亏大发了,来到大唐一次,竟然没有见过唐僧简直就是不能够接受的失误,自己估计得后悔一辈子。
“少爷,少爷,到家了。”阿三喊了一声,贺兰敏之清醒过来了。
“恩,好。”
伴随着一声落轿,贺兰敏之走出了轿子。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天的时间,自己却已经对面前的这一栋府邸产生了浓厚的感觉。这是自己的家,里边有着自己母亲和妹妹,这里是自己用心经营的在唐朝的第一个落脚点。
带着阿三,贺兰敏之挂着喜悦的笑容走进了府中。出乎意料的是,本来应该在店铺之中忙着的福伯竟然站在大门口之内站好了等着自己。
看到自己来了,赶紧朝着他走了过来。恭恭敬敬的朝着他鞠了一躬:“少爷,您回来了。”
“哦?福伯,怎么您老人家今天这么有空啊,还在这里等着我?”
“少爷说笑了,小的在这儿等着少爷还不是应该的。您今天进学如何?”贺兰敏之本来是打趣道,但是福伯面色一直很严肃。并没有出现像往日里那种谦和的笑容。虽然很恭敬,但是脸色仍然很僵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