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舅父-《六朝汉臣》


    第(1/3)页

    司匡低着头,眼珠上翻,悄咪咪的瞟了瞟刘彻的表情:

    凝重、复杂……

    卫青在一旁轻声呼唤,“陛下?”

    刘彻回过神来,紧紧地攥着手中这份羊皮书写的家书,仰头望着石渠阁的红色房梁,怅慨呓语着,

    “朕记得……父皇曾经为我等皇子讲述过…”

    “南宫公主以戴罪之身、肩扛和亲大任北上匈奴那一天,整个长安为之送行者,不过寥寥数十人罢了。”

    “除吴王刘濞在长安旧相识之外,只有几位曾经伺候过南宫公主的丫鬟……姑母走时,其亲眷,都不曾出面相送。”

    “没想到,她竟然如此顽强,竟没有被匈奴环境压垮。”

    刘彻叹息,用简简单单两个字评价:

    “难得!”

    匈奴人之卑劣,边境将士尚不能挡,一介妇人,竟然坚持数十年。

    此刻,这位皇帝决定重新审视这位有罪王女了。

    沉声:“稷下侯。”

    司匡抬头,“臣在。”

    “朕记得,吴王刘濞被诛之后,其家眷被充入奴籍,世代为奴。如今距离刘濞身死已过二十四年,其家眷之下落,朕不得知。”

    “这样,汝去找大农令的时候,顺便去一趟太常署,查一下刘华之亲眷何在。如果其尚且在世,就让大农令在长安附近寻一闾里,安置了吧。”

    “给他们几十亩地,几件衣服,一两头牛……其他的,卿看着来吧。”

    司匡拱手领命,“陛下仁义之心,臣不能比也。”

    刘彻这次没有兴奋的感觉,平淡地摇摇头,

    “这句话,等朕将南宫公主接回来,再诉不迟。”

    “臣谨奉诏!”

    刘彻目光又看向卫青,

    “仲卿啊,朕已经许你开府。这样吧,就把稷下侯安排在你那里吧。夷安与稷下侯不熟悉,正好汝搭桥牵线,令二人亲近亲近。”

    卫青单膝跪地,低头,

    “臣遵命。”

    “嗯,朕累了,你们二人先回去吧,胜仗回来,该回家歇息几天。”

    二人同拱手作揖而拜,“诺。”

    ……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