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漕督之论(二)-《血海山河录》


    第(2/3)页

    郑阳王摇首笃定地说道:“绝对不会,至少目前是不可能的。江淮漕运出了这么多大事,官员集体贪墨,你和高阳公主在其辖区内遇刺,他就负有救援不力之责,更不用说沈惟敬之死还跟他扯上一些关系了,圣上现在不杀他,已是法外开恩了,他在官场中得罪的人又这么多,不罢黜的话,不足以服众。皇上虽然乾纲独断,但也是要顾及一下朝臣情绪的,否则大家都心怀不满,还有谁肯尽心办差。”

    段千仇道:“韦温庭的罢黜既已成事实,而郑世伯您无论履历,能力和声誉俱佳,蔡洵还能拿什么来攻讦您呢?”

    “有!作为漕督最大的责任就是要确保南方的粮袜可以顺利运抵北疆。而现在运河水道枯竭,粮船无法上行至幽州府大仓。这是漕督接任之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郑冰容愤愤不平地道:“水道枯竭,这是天灾,于人何尤?爹爹您又不是神仙,蔡洵凭什么拿这个理由来攻讦您!”

    “他可以!因为他说如果由韦温庭来办理的话,肯定可以找出解决之道。”

    “皇上也赞同啦?!”郑冰容担心地问道。

    “皇上不置可否,一方面是韦温庭现在是待罪之身,如若再行起用,朝廷岂非朝令夕改?另一方面,皇上也想看看为父是如何应对的。”

    “幽州府运河码头上的大粮仓,是接济北疆关内道,河东道,河北道三个战区的最重要的粮草转运基地。现在仓内仅存三个月的粮草,却要接济着北疆关外的数十万将士,如果在初夏到来之前,还不能将粮船开至幽州府,突厥与高昌必定会乘我们粮尽之时,发动攻势。届时大靖危矣。”郑阳王面色凝重地道。

    “陆运难道补给不上吗?”段千仇忽然问。

    “唉,陆运粮袜耗费太大,一石粮运至前线,仅余两斗,之前一直都只是做为水运的一个补充。现在骤然要做为主力运送,短时间也难以组织起来啊。”

    段千仇沉吟了一会道:“郑世伯,其实我朝已经禁了海运数十年了,值此危难之际,为什么不重开海运呢,从海上发粮船过去,虽然比内河风险要大一些,但海船装载量巨大,一船可抵河运三四船之多啊,利弊相抵消,海运还是值得考虑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