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漕运总督韦温庭-《血海山河录》


    第(2/3)页

    此时,天色将晚,已到掌灯时分。

    韦温庭执掌漕运七年之久,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虽然未必每件俱是兴国利民之事,但现今朝廷水运兴盛之功有很大一部分都应记在他身上。

    在上任漕督之前,他一直在翰林院修书,日日书蠹墨香,远离朝堂纷争,权势纠缠,倒也自在,但他的一腔抱负,满怀热忱,也注定无处施展。反倒是蔡洵发现了他,三年之内,连升五级,直达总漕之位。

    在外人眼中,他是蔡洵的人,因为他在总漕位置上,只要是上奏朝廷的事,无论有多难,总有蔡相的照拂,基本很少驳回的,这也是这几年漕运兴盛发展的很大原因。私交方面,免不了官场的一些应酬照应,他也顺势而为,从不故作高清,自命不凡。

    对于恩师蔡洵他非常尊敬,对于党争,他亦有耳闻,但从不以身涉事。只要无关朝廷公务的事情他从不碰。

    而蔡洵自他上任以来,对他所言之事皆是公务,也从不涉私,这令他对蔡洵更加尊敬。凭借他在政务上的建树,他对蔡洵的支持形成了一种声誉上的巨大援助,蔡相知人善用的美名更盛,连皇帝也大加赞誉。

    蔡连城的到来,他很吃惊。

    蔡连城在朝堂中纵横捭阖,虽有一部分是仗着他父亲的势,但其人察人观事,俱洞悉入微,把握形势,钻营造势的本事,更是炉火纯青,韦温庭虽然不喜欢他,却很佩服他。

    尤其他是蔡相的儿子,又兼刑部待郞之位,所以他是绝对不敢怠慢的。

    他只是觉得蔡连城的到来,不会有好事。

    韦温庭在书房阶前把蔡连城迎入屋内,两人坐定奉茶后,各自寒暄一番。

    蔡连城开门见山道:“总漕大人,我今日前来有一事相询?事关朝廷大员命案,请大人如实相告。”

    韦温庭心中一凛,暗道:“来了。”口中应道:“蔡大人请说,韦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总漕大人的理漕参政吴启雄吴大人平日为人如何?”

    “吴大人行事谨慎,为人低调谦和,在公事上勤勤勉勉,任劳任怨,也算得力。”
    第(2/3)页